第6章 慈恩殿断奶(2 / 3)

加入书签

根本不够。”

朱高煦没说话,拿起酒囊灌了口烈酒,辣得喉咙疼,才指着地图北部的大片空白:“我这儿倒是平原,土地肥得很,种麦子、玉米都长得好。

可缺人啊!

缺能种地的,能打铁的,能当兵的!

本土一年能来几船移民?最多两百人,塞牙缝都不够。

上次给父皇递奏折,想请朝廷多派些人来,结果户部回话说‘本土需先稳固,移民过多恐动摇国本’——那些老学究,哪懂这美洲的难处!”

帐篷里静了下来,只有海浪声一遍遍撞着耳朵。

兄弟俩都明白,靠大明本土“输血”

,最多只能维持眼下的局面:朱高煦的汉王藩地守着几块平原,朱高燧的赵王藩地困在雨林边缘,想再往外拓一步都难。

可他们要的不是“维持”

,是能在这片土地上立住脚,能跟将来可能来的欧洲人抗衡——那需要成千上万的人,需要能自己造血的法子,而不是等着本土施舍。

“不能再等了,三弟。”

许久,朱高煦开口,眼神亮得吓人,看向西方,又转向东方,“父皇有父皇的盘算,他要守着大明本土,要治河、要赈灾、要管乌斯藏、印度的事。

可我们不一样,我们在这美洲,就得按这儿的规矩来,不能全听本土的。”

朱高燧心里一动,试探着问:“二哥的意思是……咱们自己拿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然呢?”

朱高煦的手掌重重拍在地图上,震得旁边的酒囊都晃了晃,“人!

哪里没人?欧罗巴那边,听说天天打仗,到处都是没饭吃的亡命徒,还有想财想疯了的探险家;南边那片大陆,还有东边那叫‘阿非利加’的地方,唐朝时候就有昆仑奴,说明那些人能干活!

咱们为啥不能去‘请’些人来?用刀请,用货换,怎么快怎么来!

只要他们肯来,肯种地、肯做工,就是咱们的人!”

这话像是点醒了朱高燧,他往前凑了凑,眼里也冒出光:“光硬抢不行,容易逼得他们拼命。

得给好处。

那些欧洲的破落骑士、探险家,还有犯了罪想跑的人,咱们可以许他们重利——只要归顺咱们,服从律法,他们开拓出来的土地,地上长的、地下埋的,全归他们,子孙还能继承!”

这话一出口,连朱高煦都愣了愣——这可比大明的“均田”

狠多了,几乎是把土地产权彻底放开了。

可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在这蛮荒之地,要是不拿出这么大的诱惑,谁会千里迢迢来卖命?

“好!

就这么办!”

朱高煦猛地一拍大腿,“除了从大明来的人,还有咱们亲自认的‘王民’,其余人都按这个规矩来!

让那些红毛夷、黑昆仑,都来给咱们开疆拓土!

他们得好处,咱们得地盘、得人手,两全其美!”

兄弟俩越说越兴奋,你一句我一句地补细节:要组建一支联合船队,不挂大明的日月龙旗,改用他们自己设计的“汉赵联合旗”

,对外只说是“商队”

“探险协会”

;往西去欧洲的港口,找那些在酒馆里喝闷酒的失意者,跟他们说“去美洲能当领主”

;往南沿着海岸线走,遇到部落就“谈”

——愿意归顺的给粮食、铁器,不愿意的就打,抓了人往种植园送;还得试试往东走,看看能不能找到去非洲的航线,那边据说人多,还能搞到象牙、黄金。

“只是……”

朱高燧突然顿住,语气沉了些,“这事太大了,而且咱们用的法子,怕是朝中那些清流要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