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颉利可汗!(3 / 4)
后世看前朝,总隔着一层雾,哪能知其中的难处?”
“我当初纵囚,是想试试‘仁能化人’,可也没傻到拿国法当儿戏,筛掉十恶不赦的,是护百姓,也是护这‘仁政’的根基。”
“若真放了弑亲谋逆的,他们逃了,受苦的还是百姓,那才是真的错了。”
“世伯心里清楚就好。”
萧然也笑了,“其实这些‘不一样的评价’也不是坏事——往后的君主若想学‘纵囚’,看到这些话,就会明白,仁政不是‘演一场戏’,得真的选对人、铺好路、扎好民心的根,不然学了表面,只会弄巧成拙。”
“从这点看,这些‘坏话’,倒比全是赞歌更有用。”
水面上的浮漂猛地往下沉了沉,两人同时抬手,鱼竿弯起一道好看的弧度,池边的风带着秋凉,却没吹散这席坦诚的话。
一个君主听着后世对自己仁政的“挑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说着历史背后的权衡,倒比满朝赞歌更显真切。
李世民钓到的鱼比萧然的大,这让李世民心情大好。
不远处来了一匹马,是长安城的信送来给李世民的。
看到有人来,张阿难过去接过书信。
把书信给李世民。
李世民放下鱼竿打开书信,内容很短,但是看完让李世民神情很复杂。
指腹按在“颉利可汗”“时日无多”几个字上,墨痕仿佛都被按得深了些。
最初,他的眉峰几不可察地蹙起,瞳孔微缩,像是没料到这消息来得这样快,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锐光。
那是当年渭水之盟对峙、定襄之战决胜时,看向这个老对手的眼神,只是转瞬便散了,化作一片沉沉的怅然。
他垂着眼,目光落在信纸空白处,像是透过那薄薄的纸,看到了当年被擒的颉利可汗。
那个曾率突厥铁骑逼近长安的草原霸主,在太极殿上虽垂首却未完全臣服的模样。
嘴角原本因钓鱼获胜扬起的浅弧,慢慢压平,连面部的肌肉都似松了几分,没了之前的轻快,只剩一种“一个时代要落幕”的唏嘘。
目光飘向远方的田埂,那里秋草泛黄,风吹过便轻轻晃动。
恍惚间竟像是看到了当年漠北的草原,旌旗猎猎,马蹄声碎,他与颉利隔着军阵对峙,彼此眼中都是不肯退让的锋芒。
呼吸微微沉了沉,他将书信缓缓叠起,叠得比平时规整,却也慢了许多。
指节不再像刚才那样紧绷,只是捏着书信的力度,仍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郑重。
不是对敌人的恨意,而是对一个陪大唐走过最艰难岁月的老对手的尊重,是对那些金戈铁马、终成过往的复杂回望。
萧然看了看,之前的李世民都挺高兴的,一下子惆怅起来了。
“世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沉重啊?”
李世民把书信递给张阿难,“颉利时日无多了!”
“阿难,安排御医去看看,能医治就尽可能医治吧!”
“是!”张阿难有走到送信人旁边,说了几句。
“现在是贞观七年,应该能熬到贞观八年...”萧然记得史书上是这样说的。
“这个你也知道?”李世民看向萧然。
“猜的,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你这样说,估计就是了。”李世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萧然说的肯定错不了。
“这些人和世伯生在一个时代是真倒霉!”萧然笑起来。
“这些人?还有谁?”李世民好奇。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刘武周,薛举,罗艺...”萧然略微停顿,“对了还有隐太子!”
前面说的好好的,听到隐太子,李世民也是一阵无语。
“也就是你小子,敢如此胡说八道!”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