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同行业的反应(2 / 5)

加入书签

华艺最近正面临不小的压力,股价一直在下跌,这时候出现任何负面风波都可能进一步冲击资本市场和投资人对公司的信心。

之前进行增资扩股,引进阿里、藤讯等资本,股价一度有小幅度回涨,没想到最近又踏马的跌回去了。

王重垒不自觉地提高声调:“听说上头真要动真格的了!

很多以前大家心照不宣的操作,以后恐怕风险极大!

杨简这是要砸不少人的饭碗啊!”

他内心确实有一丝担忧,华艺是上市公司,有时候为了拉高股价,票房注水和一些“财务技巧”

华艺不是没搞过,只是可能更隐蔽,或者通过更复杂的项目运作来达成类似目的。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话不假。

估计暗地里骂杨简的人不少。”

但王重骏看得更远:“骂归骂,但大势似乎要变了。

以后恐怕真得更多凭真本事、好内容吃饭了。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影响也不会太大。”

王重骏为什么会这么说?

2009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后,华艺兄弟开始了它从银幕向“地产商”

的转型。

王重骏当时曾表示“华艺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但这一战略真正清晰化并公开提出,是在去年华艺成立20周年庆典上,王重骏正式提出了“去电影单一化”

的战略,他的本意是保持电影业务核心地位的同时,寻求多元展、打通产业链、减轻电影业务的业绩贡献压力。

其实华艺兄弟选择“去电影化”

并非偶然,大小王在资本市场尝到甜头以后,去电影化的想法更加坚决。

电影投资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波动性的特点。

大小王和华艺管理层预判到影视制作业务存在高波动性和产能瓶颈,即便是好莱坞巨头年行量亦不过25部,他们希望借助多元化业务平抑业绩波动,避免一旦内容产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么公司收入就陷入困境。

而且电影制作周期长,回报不确定性大。

大小王希望通过展实景娱乐,如电影小镇、文化城、主题乐园,以及互联网娱乐,如游戏、粉丝经济等业务,打造类似“迪士尼”

的ip驱动全产业链模式,获得更持续的收入和更高的资本市场估值。

2013年并购银汉科技后,游戏业务一度成为华艺重要的利润来源,这让大小王看到了去电影化并不会给华艺带来多大影响,甚至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是正面积极的影响。

随着天眼影业、光线、博纳、万达影视等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互联网公司进入影视行业,华艺在电影市场的份额受到极大的挤压。

同时,华艺也面临核心艺人,如周讯、黄达岸、范李二彬和优秀制片人陈国富等人流失的问题。

“去电影化”

也是华艺应对这些挑战的一种方式。

当然,最核心的驱动还是大小王在资本市场赚到了大钱、快钱,他们希望利用资本优势,通过投资并购来快进入新领域,驱动增长,并希望通过投资获利。

实施“去电影化”

战略初期,确实为华艺兄弟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

通过出售部分所投资资产,华艺获得了大量投资收益,这在短期内平滑了业绩波动,弥补了某些时期影视主业的低迷。

而华艺兄弟也的确形成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

三大业务板块。

游戏业务在今年上半年甚至毛利过影视业务,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华艺陆续签约和开工了多个电影小镇、文化城项目,试图将电影ip落地。

互联网娱乐方面,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