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医嘱(2 / 3)

加入书签

方才光顾着忙活,竟忘了大事!”

他转头对阿竹招招手,“阿竹,快,跟师傅出去一趟。”

阿竹正眨巴着眼睛好奇地看着榻边的两人,闻言有些懵懂:“师傅,去哪儿啊?秦掌柜还没好利索呢……”

“傻小子,”

王老郎中压低声音,却足以让屋内人都听见,“北区张大娘家的孙儿前几日不是着了风寒吗?说好了这个时辰再去复诊一次,可不能误了。

这里有你林安哥在,出不了岔子。”

他边说边给阿竹使了个眼色。

阿竹虽然天真,但也不傻,看到王老郎中的眼色,又瞅了瞅榻边气氛微妙的两人,似乎有点明白了,连忙哦哦地点头:“对对对!

复诊复诊!

王爷爷咱们快走吧!”

王老郎中又转向林安和秦月娥,一本正经地嘱咐道:“林小子,你再多照看月娥丫头一会儿,观察观察。

月娥啊,你好生歇着,千万别急着起来。

我们去去就回。”

说完,也不等两人回应,便拉着阿竹,一老一少脚步匆匆地离开了济世堂,还“贴心”

地从外面将诊室的门轻轻掩上了。

顿时,偌大的济世堂里间只剩下林安和秦月娥两人。

傍晚的寂静笼罩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声和彼此似乎清晰可闻的呼吸声。

刚刚被刻意用医患关系压抑下去的尴尬和暧昧,随着第三人的离开,瞬间如同涨潮般弥漫开来,将两人紧紧包围。

林安的手还虚扶在秦月娥的肩侧,此刻只觉得那一点接触变得滚烫无比。

他有些不自然地收回手,站起身,眼神飘向一旁摆放的药材柜,喉结微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秦月娥更是连脖子都红透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恨不得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去。

方才昏迷前溪边的场景、镇上的流言、以及此刻独处的窘迫,所有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心乱如麻。

济世堂内,一时间落针可闻,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

夕阳的最后几缕余晖透过窗纸,温柔地笼罩着两人,将空气里的药香和尴尬都熏得暖融融的。

林安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秦月娥依旧微显苍白的脸上,声音比平日更加温和,带着未散尽的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

“秦掌柜,”

他开口,声音略微有些干涩,“即便平日客栈事务繁忙,也万望以身体为重。

三餐须得按时,不可如此马虎。

身子若是搞坏了,多少银钱也换不回来的。”

他这话说得恳切,是自内心的关怀。

秦月娥听着他温润的嗓音说着关心的话语,心里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又暖又涩。

她下意识地就想脱口而出:“还不是因为你……若不是昨夜那事搅得我心绪不宁,今日午间何至于食不下咽……”

但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便被极强的羞耻心压了下去。

这种近乎撒娇抱怨的话,她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她只能将这点小小的委屈和嗔怪悄悄藏起,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却依旧保持着礼貌:

“多谢林先生关怀……是我自己不当心,以后会注意的。”

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疏离,仿佛想借此划清界限,守住自己最后一点摇摇欲坠的镇定。

然而,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和不敢与他对视的、低垂的眼睫,却无声地泄露了她远非表面这般平静的心绪。

这份刻意维持的客套,让林安原本就有些纷乱的心更添了一丝莫名的失落。

他看着她明明虚弱却强作镇定的模样,还想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