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主持届改革开放奖章大会(1 / 3)

加入书签

红幕未落,奖章已在灯下亮。

会徽简洁,只有四个字:改革新章。

主席台后屏把“岭州改革开放新奖章大会”

六个字收成一行,场内不放音乐,只有脚步声与相机快门的脉搏。

主持词省去铺陈,先放大屏短片:白纸黑字的流程卡、被凹刻编号的路牌、窗口上方滚动的拒签记录、工地边群众签名的回执条。

镜头切到战果面板与问题地图并排的一刻,整个会场的呼吸一起沉下去。

第一枚奖章授予“透明指数平台攻坚组”

团队代表从侧门走上台,袖口还残着连夜调试的褶痕。

大屏显示他们把“错与改并列”

为默认页,把“先看错再看对”

写进系统逻辑。

李一凡亲手别上奖章,只说两字:做得。

第二枚奖章给“制度上云联合组”

字幕掠过每一次版本迭代的时间戳,旧政策被归档,新制度上墙,群众能对照看见每一处缝线。

代表短句陈述:以后任何涂改,都会在日志里冒尖。

台下掌声打散,像小石子落进水。

第三枚奖章落在“凡星投资专项小组”

屏幕弹出四张对比图:里程碑拨付、分户验收、贴息到账、退出路径。

凡星在页脚挂了“不得接干部亲友股东”

的红线条款,资本退居工具位。

李志远上台鞠了一次躬,话只一句:托底靠回执。

基层代表环节并非暖场。

松南镇镇长周海登场,带来三张卡:土地再开的短表、智谷园区的入驻清单、居民迁改的签名页。

短片里,他在群众围观下把“老人版入口”

往前推了半步,字幕注释:半步,少跑一趟腿。

企业改革标兵依次上台。

广城一家小微,凭“并联三步”

拿到生产资质;湾南一家物流,把“甩挂通道”

与计费条款硬绑定;岭北一家实验室,把工艺参数翻译成群众能看懂的白话。

每一枚奖章背后,都挂着一个编号与一串时间。

媒体与舆论引导的奖项压在中段。

新华社岭州分社团队上台,镜头回放他们拍过的细节:柜台边的放大镜、老人椅脚的防滑垫、夜里灯下亮的凹刻路牌。

林允儿举起奖章,指向屏幕:这不是艺术,这是证据。

专门的“失败者公开课”

也被写进致敬名单。

一个窗口作业者站到台前,讲明自己如何把术语拆成短句,把箭头画到墙上,把老人的步幅量进流程。

会场没有起哄,只有笔尖摩擦纸面的轻响,像有人在石头上刻字。

群众代表的段落放在正中。

大屏只滚动三行留言:今天没有让我回去补章;雨停了,灯也亮了;拿到钥匙那一刻,我听见金属在掌心响。

字少,但每一划都把制度的骨头敲得更硬。

致辞不是总结,像鼓槌点在节拍上。

李一凡走向台前,没有稿纸。

他把“位以才进、战果说话、群众给分”

写在屏边三行,每一行点亮一盏小灯。

他说:奖章不是终点,是下一次上墙的;奖章不是护身符,是一把更锋利的尺。

掌声落住,他转身点名三个动作:失败样本公开课常态化;家风助廉与画像并联;轮岗交叉纳入必修。

三句像三枚钉,齐齐按进制度的木板。

有人这才明白,今晚的光,不是为了照亮人,是为了照清规矩。

颁授继续推进。

香山与江门的“协同对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