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群众直达省委(2 / 3)

加入书签

财政、人社、住建三家当场并席,拆解为“面积争议、协议补充、指纹比对”

三步。

县里窗口主任冒汗接入,话还没说完,李一凡已把“后评估追责”

写到右下角:若三日不能核清,暂停该窗口人员评优名额与绩效浮动。

线路另一端沉默两秒,随后是加班核验的回执。

午休短暂,十三点整,第二轮座谈转入闭门小礼堂。

李一凡只留身边人与相关厅局,媒体在外侧隔屏旁听。

桌上没有茶点,只有三摞空白表格。

第一摞写着“看不懂”

,专记群众读不懂的流程语言;第二摞写着“跑不通”

,专记窗口踢皮球;第三摞写着“摸不着”

,专记承诺没有回执。

每一摞都配一名记录员与一名反向验证员,十分钟归类一次。

十三点四十,矛盾直刺。

广城一名小微老板摊开税票,说“减免政策看得到,抵扣口径走不通”

税务、改两家先解释政策,再把“可视化抵扣演算器”

二维码投出,老板在手机里把票据扫一遍,系统自动生成抵扣路径,差额退回到专户。

李一凡把“演算器”

移入“老人版入口”

,要求今晚在透明窗上线简化版,次日凌晨由税务口回拨确认到账短信。

他在纸角加一句:避免术语,给例子比给口号强。

十四点十分,湾南冷链维修工提出“以修代换”

的报销单卡在审批上。

市场监管与财政部门都说“没口径”

李一凡把“以旧换新”

条款接入“产改绿道”

,写“限七日核验”

,并要求智库跟踪该条目,作为“政策从出台到落地”

测算样本。

维修工的手在胸牌上抠了抠,像在确认这件事是真的生。

十四点四十五,舆情屏忽然跳警报:匿名账号抛出“身边人造秀”

的短视频,剪掉了前面摇号环节,保留了后面闭环片段。

宣传口不接骂战,只把“整场摇号—核验—闭环”

的全流程回放同步上线,时间戳与签名齐全,智库加盖“取证完整”

戳。

评论区转向,质疑声迅坠落。

十五点三十,第三轮现场问—答—办转到“群众带路”

身边人自选一个问题,带着干部直达现场。

第一队去广城河西工地测噪音,第二队去湾南港区看甩挂通道,第三队去岭北人才公寓核电梯加装。

摄像机不跟随,只有执法记录仪与群众手机并轨。

李一凡坐在指挥台盯三块小屏,看到湾南一处转角路标仍未更换,他把电话打给港口公司,要求“今晚更正并公示”

,并在屏下加扣“未按公告更新”

的黄卡一枚,限次日消除。

十六点十五,身边人提出一个“看不见的”

难题:老年人对透明窗使用门槛还高。

李一凡当场招募十名志愿者,设“老人体验官”

,由省文明办与移动公司共建线下服务台。

凡星技术组临时上线“语音检索”

,把“交楼”

“工资”

“租房”

“公交”

四个高频词做成一键入口;志愿者在门口教了两位老大爷用,老人拍了拍胸口,笑得像刚捡到钥匙。

十七点整,日事实清单汇总。

广城“商改租”

夜施公告更正、湾南甩挂通道计费回溯、岭北人才公寓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