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住建部采纳岭州保租新规(1 / 2)
八点三十,省府大楼准点亮灯。
昨天三市六县的绿单还在电子墙闪动,李一凡把新一天的主笔标题写在白板顶端——保障性租赁房。
三个小点随手勾出:资金、地、交付。
他习惯先把要害压成三笔,这样会场一坐下,节拍就有了。
九点,住建部视频调度会接通,总部会场在四九城。
屏幕左上角滚出议程,第一项就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管理新规》布说明。
对照件到桌面,很多条款旁边都夹着红色批注,来源写着岭州试点。
李一凡把笔轻轻敲了两下,心里清楚:这不是给他面子,是数据把路打通了。
新规把岭州的做法拆成四块。
地盘端,允许将低效商业、闲置园区按“商改租、工改租”
成片改造,带着综合评估一并纳入更新计划。
资金端,确立“保租白名单”
,金融机构对入表项目实行差异化授信,允许行专项债、引入不动产基金。
审批端,明确并联审查必须进窗口,重复环节一律清理。
交付端,拎出预交楼托底线,按工程节点拨付并强制公开进度和成本。
这些条目在岭州已经走过风雨。
一年前,他们把第一批“商改租”
开在广城河西,窗口把八个章压到三步,群众代表签字上墙;半年里,空挂在城投平台上的烂尾商业变成了租赁社区和青年驿站。
现在,部规照搬了机制,还把“后评估”
写进了合同范本。
屏幕另一侧,几位部里司局干部翻页的动作格外利索。
现场接入提问环节,南部某省会开口质疑商改租的财务可持续。
屏幕上的主持人刚要转场,住建部政策司把岭州样本调出来——广城样本里的租金回收期、财政贴息支出、企业税负变化、青年就业增量一项项列清,最后落一句“以租促稳,以稳带活”
。
质疑声没了第二句。
李一凡没有说话,但手中的笔停了一秒,心里把这笔账又算了一遍,数字仍然顺着他最初的模型在走。
十点四十,部里点名岭州连线,要求分享“交付闭环”
。
会场画面切到省府并联台,计时器正走到十九分零七秒,窗口人员把一份“租赁社区结构化承诺书”
递过来,带着红色的后评估章。
李一凡没有做长言,只是把四个步骤拆给全国会场看:节点锁定、资金分账、工程拍点、群众回拨。
屏幕右下角打开透明窗接口,三张代表签名页随即投射出来,字迹很实在。
十一点半,住建部新闻布会直播。
新规里新增了两条岭州化的表述——“三清单一闭环”
和“固化透明窗”
。
三清单指地块、项目、资金,闭环指交付、回访、问责、复盘的四步。
透明窗则被写成“强制性信息公开平台”
,省、市、县一体接入。
布会的关键词条刷上全网热搜,评论区里有年轻人留言,说凌晨刚拿到青年驿站的钥匙,半年的房补也到账了。
媒体的镜头拉回岭州。
十二点十分,新华社岭州分社出一组图解,标题干净利落,解构了“商改租”
的资金闭环。
署名栏里出现了林允儿,她没有出镜,稿件的节奏却跟行政节拍一样利落。
分社同时把“预交楼托底”
的暗门道写进了长图——银行监管账户、工程节点拨付、分户验收电子凭证,每一格都能点开看原始影像。
这篇稿子在两小时里被转了几十万次。
午后,省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