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吏部暗访岭州十城(1 / 4)

加入书签

上午八点四十,广城西郊的省干训基地门口停下三辆低调商务车。

领车下来的是大夏吏部第七督导组,随行六人,不见旗帜与摄影机。

组长翻开薄册,只留一句:先看窗口,再看工地,最后看人。

九点整,第一站选在横湾区政务大厅。

督导组不打招呼,直接取号排队。

取号屏上方挂着“审批时钟”

,从四十八小时倒计时开始跳。

一个身穿蓝马甲的群众代表在自助机前反复点“资料上传”

,系统弹出“最小要件已齐”

的提示。

督导组成员侧身观察,经办人窗口只问两件:是否一次告知、是否并联受理。

经办把桌面贴拿出来,上面四行字清楚:受理、告知、并联、回执。

组员在表格上打勾,备注:动作到位。

九点二十五,隔壁的企业服务区有人掀起电脑屏幕,低声抱怨基础资料又被要求“补一张证明”

督导组靠近,询问是否违反“窗口最小要件”

经办人拿出《最小要件模板》对照,指出是“行业特种许可”

需交原件,后台同步并联审批。

组员记录:例外条款成立,时限写清。

大厅外头的阳光还没完全热起来,队伍没有躁动,墙上的“审批日志四同屏”

小窗稳定地滚动着,坐席号、审批人、时间戳、要件四项同屏,像四个钉子把流程钉在墙上。

十点十五,督导组分两路,第二站直奔横湾金柳湾的样板工地。

护栏内的“实投墙”

贴满昨夜影像,温控曲线无波峰,监理在“停浇七分钟—复验合格”

旁签名。

工长把夜餐车票据交到财务处,短信回执准点弹出。

组长问一句:代表人诉讼入口有没有老人版。

总包财务指着二维码旁边的大字提示:老人版在此。

组员点头,在记录簿写下“看得见、摸得着”

十点五十五,第三站切入桂浦区行政审批局。

门内清爽,却有股“演给人看”

的味道。

几个年轻人坐在“咨询席”

,统一口径重复流程术语。

督导组把一份企业资料放到台面,请求受理。

咨询席试图“先帮忙看一下”

,不愿出受理条。

组长把薄册合上,点名:若只咨询不受理,一律记黄卡。

大厅经理匆匆赶来,调出后台,现“咨询流”

正被当成“受理流”

组长:错不怕,改要快;今晚把“咨询—受理”

在页做成分栏,别让群众分不清。

桂浦这条被记为“假受理倾向”

,当场要求限时纠偏。

十一点二十,督导组折返省城,车子不停,直插省联社信息机房。

墙上一排排冷色灯,日志服务器屏幕写着“内部接管”

,外包账号已下线。

技术员调出三日内随机抽样的“坐席核验”

记录,十一次抽查无代签痕迹,三次延时均有解释。

组长只留两句:过渡期九十天,第三十天上屏中期报告;九十天结束前,再抽一次“盲测”

午后一刻,鹏城南湾实验室人才社区小会所,吏部督导组选择“饭点查班”

食堂窗口不摆横幅,墙角挂着“白名单—职住一体”

勘验二维码,宿舍区门禁换成实名刷卡。

一个年轻工程师端着饭盘站在门口,向督导组比了比楼上的灯: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