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城市双评榜桂浦和横湾上黑榜(2 / 3)

加入书签

里出现一条简短留言:原来可以这样。

下午,李一凡带队直赴桂浦。

车队从河堤边拐进“海丝智造园东区”

,塔吊静止在空中。

值守人员认出检查组,匆忙翻开日报。

李一凡示意无人机抬升,镜头里只有零星的钢筋绑扎。

住建把日报与影像对照,判定“形象进度夸大”

李一凡把“倒挂”

两字写在看板的空白处,要求当场纠偏:先按证据把进度回调,再按实物量配套资金,不能用“回调”

掩盖责任,必须留痕到人。

横湾的“金柳湾改造”

更直观。

招商局展示了一面“签约墙”

,五颜六色的签约照整齐排列。

信息与公众组从“透明窗”

调出其中十家签约企业的开票记录,三家空账、四家跨区、两家只存在注册地。

李一凡把“签约墙”

拆分成“实投墙”

和“空壳墙”

,要求下午六点之前把“空壳墙”

名单上线公示,第二天早上八点举行“实投见面会”

,给真实投产的企业让出窗口时间,集中解决水电气和税务开户。

为避免“一刀切”

,金融口拿出“分层矫正”

方案:对实投但受资金链拖累的项目,纳入专项纾困白名单,走快审通道;对签约空转、靠指标换补助的项目,全部剔除出考核,保留必要的就业托底;对历史遗留形成的“假签约、真租赁”

,允许在限定期限内转正,补齐合规手续。

李一凡叮嘱把这三类分别贴在“透明窗”

,让企业与群众看得见差异化的办法。

晚上七点,省里次对外公开“城市双评榜”

的算法说明。

数据中心把每一个指标的采集路径画成了线条:证照采集来自政务大厅扫描头与时间戳的匹配;实物量来自无人机航迹与地面标记的对应;资金拨付来自财政专户与项目子账号的双向校验。

算法公开的同时,也把“人工干预”

的通道关死。

评论区里有人问,算法会不会误判。

技术员回复,误判纠错也要靠证据,不能靠领导批条。

同一时间,省组织部在内网挂出干部考核的加权规则。

政务透明指数与项目落地率占比提升至三成;招商引资不再看“签约额”

,而是看“投产率”

;窗口服务不再看“满意度打分”

,而是看“问题闭环”

一名地市分管在微信群里感叹,说这套东西会改变很多人的习惯;另一名干部回了一句,更会改变很多人的位置。

两句话截图被转到不少工作群。

第二天一早,横湾的“实投见面会”

在会展中心开场。

参会名单只有三页,都是去年签约后已经落地的企业,工作人员把水电气、能评、税务开票、园区厂房改造的办理通道并排放置,流程图简单得像一张清单。

李一凡没有讲话,只在后排看了一会儿,看到两个年轻工程师揣着图纸来回跑,便让随行干部把他们的受理号记下来,下午回访办理进度。

桂浦的证据回填同步推进。

改革办抽取十个项目进行“盲查”

,把项目名称遮住,只看证据链,从摄像头到签名,从短信到回单。

十个项目里有七个能迅对上,三个仍有缺口。

李一凡要求把缺口放到“透明窗”

上公开,逐项补齐。

桂浦市委书记在现场签了责任书,承诺一周内回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