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粤港澳对接会科技自由港获批(3 / 3)

加入书签

终于不用把‘创新’写在墙上了,写在电表和验收单上。”

午后,科创基金一号投向会在小礼堂二号厅开。

三家候选项目依次上台:桂浦·精密模组与测试平台、横湾·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岭海·海风叶片复合材料。

评审把“研强度—带动就业—税收回补—产业协同”

四项指标逐一压表;宁秀兰把“知识产权属地化+数据日志回放”

写入投资协议第一页;刘秀英强调“三挂钩”

,财政厅则把“公共侧回补”

勾进收益分配。

李一凡最后落句:“救工程和建生态,是一体两面。

基金投的是能长肌肉的公司,不是能做ppt的公司。”

傍晚,鹏城一站式服务站开门日,大厅玻璃上贴着六个窗口的简图:设立登记、涉税辅导、社保备案、ip保全、融资对接、巡回法庭。

穿工装的年轻工程师在“现房宿舍”

窗口排队看样板间清单,一个个抬头看屏幕“能耗与噪声参数”

后再签字。

法官在角落里听完一场商业秘密临时禁令申请,当场裁定并通过数据专线下“不可逆拷贝”

警示。

有人在门口拍照圈:“办事像装配线,干脆。”

夜色落下时,广城江风拂过办公楼外墙。

李一凡把今日“动作表”

一格格勾掉:四问四答上线、服务站启用、数据专线前置日志、一号投向候选。

他在白板底端写上四个字:“科创要实”

,又补上一句小字:在表格里长出来。

窗外的城市灯火连成细密的线,他知道,“救—建”

两手既要互不打架,也要彼此加固。

明天,他要把广城、鹏城、岭海、桂浦、横湾、韶川的书记、市长拉到一张桌上,开一场“湾区联动·科创走廊”

的动员会;而那本写给经办人的书,还要再厚一点、再硬一点,才能把眼前这条细长的光,压进更长的时间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