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直播问责签字兑现(3 / 4)

加入书签

讨论,一位出租车司机指着“易涝点治理”

那张示意图,嘀咕:“这次把井口编号写明白了。”

边上跑外卖的小伙接口:“到时真淹了,按图找人。”

有人拍了拍两人肩:“别盼着出事,盼着下雨也通畅。”

一阵笑声散开,气氛松了些,但更多人仍盯着屏幕不肯走。

下午的抽问更密,问题直指流程堵点与“最后一公里”

有代表质问“窗口态度生硬”

,视频回放里工作人员的语气引现场一阵低叹。

政务服务局长当即宣布“微笑服务”

“一窗综办”

考核与绩效挂钩,增设“群众评价即出分”

的触摸屏,李一凡追加一句:“评价低于及格线的窗口,今晚通报,明天培训,不合格者调离窗口岗。”

群众代表在承诺书旁写下“我们盯着分数看”

另一位代表点名交通信号与医院急救通道冲突,交警与卫健一同上台,确认“救护车优先绿波带”

的参数。

技术人员通过后台演示,把几条主干道的配时方案现场调整,李一凡要求“立即试跑一辆空车”

,警灯一亮,屏幕地图上的箭头连成一串绿波。

旁听席哗然,掌声里夹着啧啧称奇的声音。

一位来自乡镇的代表提出“村里自来水水压低,夜里停水”

水利与供水公司负责人交替言,技术人员拿着管网图跑到侧台上圈划,承诺“今晚十点起更换减压阀并加装末端增压泵”

代表补刀:“装好不是结束,要有人来试。”

李一凡点名供水公司副总,要求第二天清晨亲自到场与代表一起拧开龙头,“出水测到数值再签。”

越到后半程,越是考反应与体系。

有人问“企业融资难”

,金融监管与两家银行行长被叫上台。

行长当场打开“白名单”

小程序,把三家在场的中小企业录入试点,承诺“七个工作日内给到授信反馈”

,并接受群众代表追踪回访。

李一凡不忘叮嘱:“授信不是表态,要看实际放款到账日期。”

镜头给到企业家代表,他拉了拉衣角:“这回不靠托人,靠流程。”

问责会持续到傍晚,灯光将会场映得明亮。

最后一轮抽问由一位年长的群众代表完成,他的题目只有八个字:承诺兑现,何以长久。

李一凡没有回避,走到台前:“公开、留痕、可追责。

制度不是贴在墙上的话,是写在账上的时限,是写在名上的责任。

群众代表的签名是最后的合格印章。”

他转身要求秘书组把“问答—承诺—销号”

的闭环流程贴在问题墙最醒目位置,永不撤下。

散会时,桌上厚厚一摞承诺书已经装订成册,编号从“第2-oo1”

排到“第2-oxx”

群众代表依次在“确认收到”

一栏签名,工作人员当场把复印件贴去广场。

外面的冷风把红纸与绿单吹得猎猎作响,孩子在父母牵着的手里抬头看着那一张张公示单,问“为什么有红有绿”

父亲说:“红是问题,绿是兑现。”

母亲又加一句:“还有一种颜色是脸色,答不上来就要红。”

一家人笑了起来,笑意里却有几分踏实。

夜色完全落下来时,直播仍未关,屏幕左下角的热度数字还在跳。

评论里一条接一条:“第一次看见干部在镜头前报时限写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