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黑榜余波暗流涌动(1 / 2)
黑榜上墙的第二天,星城的天空依旧阴沉。
省政府大楼前,十二张写满姓名的黑榜纸张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群众代表签下的笔迹和时间戳清晰可见。
干部们路过时,不敢多看一眼,步伐比平日快了许多。
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市民还在议论,仿佛这些名字已经成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黑榜是真的狠啊。”
一个老人摇头叹气,“以前我们提问题总被拖着,现在终于见到干部自己站上去认错。”
旁边的青年企业主接话:“红纸提醒,黑榜杀威。
要我说,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话音不大,却让几名途经的干部脸色一阵烫。
楼内气氛更是压抑。
各厅局的会议室里,科长、处长们不敢大声说话,翻文件时动作小心翼翼。
有人在心里暗暗算计: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有人则私下抱怨:“黑榜把人贴出来,是不是太过了?干部丢了脸,还能怎么干?”
但这些声音只敢在办公室关门后小声传递。
组织部很快将黑榜名单下到各市州,要求同步上墙。
衡阳、株洲、岳州等地的干部被迫在群众面前宣读检查,场面同样沉重。
媒体记者全程跟拍,评论文章接连刊。
《黑榜不是羞辱,是制度》成为头版标题,文章直言:“干部的威信来自担当,不来自遮掩。
敢于接受监督,才能重新站起来。”
赵建国在省委小会室里点出要害:“黑榜是刀口向内,干部必须习惯。
群众要看到的不只是整改,更是态度。”
王平接着说:“纪委这几天收到的群众来电明显增多,大家开始主动反映问题。
这说明黑榜起了震慑作用,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应对更多监督压力。”
李一凡静静听完,缓缓开口:“压力是好事。
干部怕的是没压力。
群众敢开口,说明他们相信制度。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群众提出的问题要件件有回应,不能让黑榜流于形式;第二,对干部的处理要有梯度,该停职的停职,该培训的培训,不是一棍子打死,但绝不容忍侥幸。”
会场一片沉默。
陈晓峰在笔记本上写下八个字:“梯度处理,零容忍底线。”
他心里清楚,省长的意思已经说得明白:既要杀一儆百,也要给人机会,但机会必须真实。
——
黑榜公布后,暗流开始涌动。
星城市委的个别常委私下聚会,有人低声抱怨:“省里这样搞,干部的积极性迟早会被压垮。”
另一人摇头:“积极性不是靠护短养出来的。
李省长这是铁腕,谁敢拦?”
有人沉默不语,心里却在盘算:自己手下有没有可能出问题。
在怀化,几名副市长当晚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一人小声说:“黑榜名单里已经有我们的人了,若再出一个,整个班子都要受牵连。”
另一人叹气:“现在想办法也没用,唯一能做的就是严查自己手里的口子,别给人抓到。”
江淮省的陶铭泽也注意到潇湘的动向。
他在内部会上意味深长地说:“潇湘搞黑榜,表面是整顿干部,实际上是为制度立威。
我们要小心,别让他们抢了先机。
中央要是觉得潇湘模式行之有效,很快就会要求推广。”
一番话让江淮的干部心头一紧,心里暗暗盘算是否要提前跟进。
——
夜里,省政府的灯光依旧亮着。
陈晓峰在办公室里加班,把群众来电一条条整理。
他现,群众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