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红卡风波(2 / 3)

加入书签

>

岳州大厅把退回原因码的细化面板挂到前台,窗口人员在群众面前逐项勾选,旁边是下载模板的二维码。

有人问三天真的能补齐吗,园区主任答,谁补不齐谁写时间,谁写时间谁签名。

陈晓峰叮嘱,今晚把清单和模板上传到省级门户,同步到问题墙的公共栏。

衡山口岸把并联清单贴在玻璃后,查验台旁边多了一块签收板。

报关行的资料被逐项标注缺项位置,签字笔绑在板上,谁签谁留影。

信息员把新的放行曲线叠加到屏幕,重复录入的节点已被压掉。

陈晓峰要求把签收表接入外部时间戳,避免事后补签。

傍晚时分,小礼堂的屏幕上同步弹出三条新进度。

高新区水压实测已上传,消防签字已回,协同台显示已受理待复核。

岳州的补件清单生成,批模板出十六份,企业签收回执陆续返回。

衡山口岸完成今天全部案件的补签,缺项签收清清楚楚,延误件进入黄转绿的倒计时。

媒体闻讯赶到大厅,拍到的是窗口前的流程而不是台上致辞。

记者问贴这么多红卡怕不怕丢脸,窗口小伙子笑着说,怕丢脸会丢时间,贴了红卡大家都来帮忙,翻成绿才有面子。

镜头掠过问题墙,红黄绿连成一片,不同颜色像一张真实的体温表。

晚上八点整,指挥台布通报,三张红卡的补救措施全部执行到位,进入复核。

李一凡没有让人散,要求把今天形成的三份流程固化为制度件,明早到全省:消防复核的替代路径,环评补件的公开清单与模板制度,口岸缺项签收与并联签名的强制要求。

陈晓峰连夜组织窗口培训,拿着白板从退回原因码细化讲起,讲到介入期的出现规则,讲到三件套的留痕顺序。

有人担心操作会慢,他把两组年轻人叫上台做现场演示,从递件到签收到时间戳全流程只用了九分钟,下面的人鼓起掌来,脸上的紧张缓了一分。

九点过后,高新区的复核通过消息先到,红卡被翻回绿。

十点,衡山口岸也通过复核,签收清单后的那串编号在屏幕上闪了一下。

十点半,岳州的补件齐备,第三方复核登记完成。

三张卡在墙上依次翻面,签名栏里挨着新的时间点,围观的人群出低低的叹气声。

李一凡走下楼在墙前停住,他看了几秒,把指尖敲在那行证据编号上。

问题不是丑事,遮掩才是。

红卡是提醒,不是包袱。

明天把今天的三种处理模板到各市州,把能复制的件全部复制,把不能复制的件单列攻关。

话不多,却把墙前的人全定住了。

夜深了,协同台的曲线还在缓缓往下。

陈晓峰回到办公室,把三张卡的全过程梳成一页页流程图,每一页都加了群众视角和窗口视角两种界面。

他把文件到各园区群里,最后加上一句,不怕红,怕的是红不出来,不许把红卡堵在桌子底下。

窗外又起了风,走廊里有值班的脚步声。

数据局传来一条短信,今天退回原因码细化率保持满格,中位数放行时长稳定,销号周期中位数缩短半天。

陈晓峰合上电脑,站在黑掉的屏幕前,想起下午那句谁写时间谁签名,心里忽然踏实了些。

临近零点,老工业园打来电话,说临审件卡在缺疏散示意。

陈晓峰让对方打开视频,把模板贴到墙上,窗口当众点选条目,承诺二十四小时内补齐,并把介入人的姓名写在屏幕角落。

他挂断电话时,墙上最后一盏小灯还亮着,绿光在瓷砖上投出一小块柔和的影子。

深夜的江风吹过大楼,问题墙静静立在那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