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三地签约潇湘拿下先机(1 / 2)
八月十八日的早晨,星城的天空被夜雨洗刷过,空气里透着一股湿润的清新。
省政府的协同台准点亮屏,大屏幕左侧仍在循环播放昨天三地签约的画面:窗口前企业代表递交资料,工作人员在系统里一项项勾选,背后屏幕实时跳出时间戳编号。
右侧的数据曲线稳稳向下,中位数放行时长定格在二十五分钟,退回原因码细化率百分之百,销号周期的中位数较上周又缩短了一天。
然而,秘书处送来的舆情汇编却带着刺。
江淮方面放出消息,宣布将在省会举办“中部产业承接推介大会”
,还配了海报:“稳妥、合规、可持续”
。
几家财经媒体迅转,把话术拉成对比:“潇湘快、江淮稳”
。
评论区里,有人直接留言:“潇湘会不会跑太急?”
李一凡翻过那一页,淡淡一笑:“他们喊稳,我们拿结果。
快不是口号,是真真切切的签约和交地。”
他抬眼扫向在座的几人,“记住,回应不是嘴,而是事实。”
上午九点,省政府十楼小会议室。
李一凡临时召集调度会,林浩民、张廷山、陈松年、许宏志、陈晓峰悉数到齐。
气氛紧张,却没有多余的寒暄。
张廷山先开口:“省长,江淮这次动作不小,不少企业都被他们邀请了。
若他们在大会上抹黑我们,说潇湘财政压力大、风险控制不足,恐怕会动摇一部分外资和央企的心思。”
林浩民皱眉:“他们手里有央企和总部资源,喊几句稳妥,就能让企业犹豫。”
李一凡敲了敲桌子,声音不高,却让人心头一震:“担心没用。
我们的回应只有一条——在他们开会之前,再签一批,把项目交地,把设备进场。
江淮拿的是麦克风,我们拿的是地契。
企业会信谁?”
陈晓峰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提前三天、落地签约”
八个字。
他知道,这才是省长的打法:用冷冰冰的事实,把对手压得抬不起头。
会后,陈晓峰直接带队去了岳州临港。
港区的风吹得旗子猎猎作响,第一栋厂房的钢架已经立起。
外资企业的项目总监迎上来,开门见山:“江淮有人找过我们,条件开得很优厚,说只要签个意向,就能享受一揽子优惠。”
陈晓峰笑了笑,声音压低:“优惠大家都能开,差别在兑现。
我们潇湘的承诺写在墙上,贴在大厅,所有人盯着看。
错一条,省里追一条。
要不,您亲自去一楼看看墙上有没有红卡。”
项目总监愣了片刻,随即点头:“好,我们继续走潇湘的流程。
其实我们也最怕‘空话’,潇湘快,是因为敢把丑事写出来。”
说完,他又递上一份新要求:“我们想把两家配套厂也带过来,能不能并联审批?”
陈晓峰没犹豫:“今晚前,我把并联清单您邮箱。”
与此同时,衡山口岸的曲线再次亮黄。
一批进口设备缺了两份运输单据,按老规矩要退回。
后台立刻报警:“退回原因码重复”
。
李一凡接到消息,语气冷冽:“并联窗口当场补齐,主管签字担责。
谁再用模糊理由拖延,立刻下岗。”
口岸大厅的气氛紧绷,主管硬着头皮签了“缺项补录”
单。
二十七分钟后,设备放行,时间戳记录“14:32”
。
媒体得到消息,立刻文《潇湘铁腕:不许用借口拖件》,评论区一片叫好。
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