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前线暗涌棋局生变(1 / 4)
港口的清晨总带一点金属味。
堆场的铁轨被夜露打湿,薄薄一层亮光沿着轨枕铺开,像将醒未醒的眼睛。
指挥塔里,屏幕先亮起,再有人走动。
李一凡站在窗前,肩线笔直,手里翻着昨夜的通报,红笔圈过的地方都有回形针夹住,纸页边缘有了压痕。
陈晓峰推门进来,步子放得很轻。
他把一台平板放到桌上:“匿名邮件又来,还是那批夜间进港的货,配了单号和模糊照片,标题写‘延时六小时’。”
李一凡扫了一眼,指尖在屏幕上轻点两下,时间轴被拉到极致。
到港时间、预定查验、理货窗口、集拼出闸,一格一格排着,清清楚楚。
他把平板推回去:“流程没变,概念混淆。
让舆情组把完整链路挂出来,不解释,不对骂。
凡星那边加一条,从夜到晨,一票货的全程,一个镜头走到底,时间码别遮。”
“明白。”
陈晓峰记下,又压低声音,“金融监管给的回传到了。
中环那笔收购换了壳,绕到一间慈善注册主体下,背后资金没撤。”
“别碰壳,先收口。”
李一凡把通报扣上,“港区半径五公里内,临时许可全部回收,理由只有一个——系统升级。
工商、税务、口岸运营三方预审并联,凡是产权变更,一律进慢道。
口径统一,今晚生效。”
指挥塔外,第一声汽笛从海上压过来,像一把钝刀切开水面。
李一凡把杯中的温水一口喝净,转身去了调度室。
墙上的电子沙盘滚动着细碎的光点,堆场、泊位、通道像一张有筋骨的手掌。
“二号泊位靠泊窗提前,装卸先让货签完整的进线。”
他指着屏幕上的两条灰线,“把夜间高频异常点标上红框,窗口错开,别让两个队列在同一条逻辑线上叠。”
调度员“好”
的尾音还没落完,陆侧接驳那头已经回了讯。
李一凡把对讲机放下,目光追着屏幕里那道缓慢移动的细线,像跟着海浪的边缘走。
中午前,凡星的第一条视频上线。
没有配音,没有解说,从海面略微青的天色拍起,镜头跟着货柜落地、机检扫描、单证核对、理货签,一直走到司机在闸口刷卡,车灯把灰尘打成一粒粒光。
视频下面,先是有人质疑,紧跟着就有人贴出自家提货凭证,单号、时间、签章一并出镜;再往后,司机把打卡记录截图出来,写了句“今晚能回家吃饭”
。
几条旧视频被标成“已过期”
,评论区的火气像被海风从两侧按下去。
李晓薇守在屏幕前,盯着曲线的斜率。
一条新的尖刺忽然蹿上来,标签是“游轮改线”
。
她没有急,示意团队把当天靠泊图贴上去,航线用红点连成一条弧,泊位编号清清楚楚。
评论区沉了几息,有人追问真伪,很快又有人把港区公开页面的截图递上来,对着时间码一指。
那条尖刺像被轻轻捻断,曲线重新回落。
傍晚,港务集团的临时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港口管理、边检、海关、安保、堆场、理货、调度各自坐一面,桌上摊着厚厚的流程册。
李一凡没有坐主位,他站在流程图旁边,拿笔敲了一下“异常闭环”
四个字:“异常不是洪水猛兽,怕的是没路。
每条异常都要有路,有人负责,有时间码,有复盘。
能写名字的地方,一律写名字。”
边检负责人把笔一顿:“省长,三日内我们可以完成‘岗位—异常—处置’的映射表,但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