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星城5g落地第一城(1 / 2)

加入书签

星城市的清晨笼罩在一片淡金色的霞光之中,仿佛也在庆祝这座城市迈入新时代的脚步。

李一凡站在星城市政府新落成的数据指挥大厅前,望着不断更新的监控屏幕,内心如潮水般翻涌。

他知道,这一刻,早在五年前就已被他预见并规划。

五年前的那一夜,重生后的他在星城担任副市长。

那时全国对5g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他凭借记忆深处对未来的认知,坚定地提出要让星城成为国内第一个以5g驱动的城市治理样板。

那时候,无数人反对,无数人嘲笑,但他顶住了所有压力。

他动用自己在科技部、工信系统的旧部资源,一边在凡星投资内设立专项基金,一边亲自协调中南理工大学、华南通信研究院和星城电信局达成合作协议,先行在两个新区试点部署5g基础设施,并同步引入智慧交通、政务联动、应急管理等场景接入平台系统。

如今2o19年5月,国家宣布5g正式商用之际,星城已然在多个领域完成了全链条贯通。

从城区每一个红绿灯的数据调控到智能公交实时定位,从公安监控ai识别到医院急诊系统远程联动,全市已构建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感知—分析—响应”

一体化平台。

“书记,今天凌晨四点起,公安、交警、卫健委的数据全部接入统一大脑平台,调度度从3o秒缩短至5秒内。”

陈晓峰一早就赶来汇报,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智能城市不是摆设,更不是政绩工程。”

李一凡平静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普通市民,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会到数据和治理融合带来的变化。”

就在这时,凡星传媒的传播中控台也在同步运转,李晓薇带领的内容小组正在策划一系列专题节目,围绕“星城成为5g第一落地城”

推出图文直播、短视频、纪录片,全网同步声。

微博热搜、抖音头条、小红书专题页瞬间刷屏,“城市大脑”

“5g政务样板”

成为全民话题。

“总裁,舆情上升度预期,现在已经有8个省份的政务号主动跟进星城案例。”

凡星传媒的数据总监在群里刷屏更新,“央视财经、人民日报客户端已预告。”

与此同时,李明杰主导的凡星资本早已启动下一轮产业并购。

他们锁定了数家5g硬件终端企业与ai分析公司,围绕“5g+城市服务”

的产业闭环逐步形成。

早在两年前他就通过李一凡授意,布局产业基金,在星城市高新区建立了产业孵化器,已孵化项目中,有三家已实现盈利,正在申请科创板上市。

中午时分,市委组织了一场“5g+城市管理模拟演练”

市应急管理局与公安系统、卫健委、教育局联动,在5g网络支持下完成一场“地震预警疏散”

实战演练。

整个流程从信号采集、联动响应、群众疏散,到灾后物资调配,仅用时7分钟,效率提升了6o以上。

演练结束,李一凡走上指挥台,望着满屏滚动数据,沉声道:“这不是终点,而是。

5g不是技术竞赛,而是一次城市治理方式的革命。

我们要用5g,重新定义权力与服务的边界。”

星城市,这座中部重镇,在李一凡的带领下,终于站到了国家5g时代的最前列。

而所有的铺垫、积累、投资与心血,都将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化为中国城市治理进程的样板——这就是他重生之后,用五年换来的答案。

演练结束后,李一凡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进了后方的决策分析室,那里早已等候着几位关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