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金融教育纳入课堂校园贷迎来转折点(2 / 2)

加入书签

一场面向高校学生代表的闭门座谈会。

来自星城大学、南潇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类型高校的2o余位学生代表坐在会议桌旁,第一次与这位省委副书记“面对面”

交流。

“我就是来听大家实话的。”

李一凡一开场便道,“你们在校园中是否接触过校园贷?是否有人被骗?你们认为问题在哪儿?”

一名来自南潇学院的大三女生率先举手:“我身边有同学通过‘分期购物平台’借款买电脑,结果利滚利,一个月要还1ooo多,后来甚至在夜场打工偿还。”

“校园贷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部分学生家庭支持有限,而社会对‘体面消费’的期待太高。”

李一凡沉默片刻,随即道:“你说得很好。”

“问题不只是金融,还有教育、家庭和整个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联动媒体、家庭、学校三方面,打造一套‘青年财商成长模型’,让学生知道——责任比欲望更重要。”

座谈结束后,李一凡特意留下几位代表,商谈建立“青年金融观察团”

,定期反馈高校金融风险动态,直接向市委教育专班报送。

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开始反转。

微博上,话题大学生理财不是校园贷、金融素养该从中学抓起、星城青年金融改革轮番登上热搜。

李晓薇调动凡星传媒舆情部门,联合一众财经博主与知名高校博主,起“金融责任宣言”

征集活动。

不到48小时,已有过两万名学生签署宣言:

“我承诺,不轻信高利借贷,不盲目消费虚荣,用理性与责任守护我的未来。”

四九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会议室。

一场针对“青年金融风险综合治理”

课题的闭门会议正在召开。

屏幕上,一份名为《星城市校园金融综合治理试点报告》被重点标注。

来自银保监、教育部、人民银行的负责人正围绕该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年事务处副处长低声道:“这套机制已经具备推广价值了。”

星城,夜色降临。

李一凡走出办公室,习惯性登上办公楼顶层平台。

俯瞰着脚下这座城市的灯火,他心中默念:

“舆论能唤醒社会,制度才能守护未来。”

这一场关乎未来青年的战役,远未结束。

但他已走在前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