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制度反制(2 / 2)

加入书签

一句:

“一个靠改革机制脱颖而出的市书记,是不是太快了?”

而副省级干部唐志衡则更直接:

“一个没主官资历、没部级履历、派系也不明确的人,被送入副省通道,会带来什么示范作用?”

这句话没有明确指李一凡,却句句对标。

会议没有结论,但所有人都知道:

李一凡,已经走进了省委高层结构的焦点区域。

……

与此同时,林家系统也敏锐察觉到风向变化。

北京,新华社潇湘分社。

林允儿收到来自京城总社编辑部的一则转请求:

“中宣部建议围绕地方制度创新,筹备一期‘地方治理样本’系列稿件,拟将星城市机制改革作为封面故事之一。”

她立刻明白,这是父亲林建国通过新华社系统间接传递的一次‘制度型背书’。

“没有明确文,但有选择性高亮。”

“没有公开表态,但有精确释放。”

当晚,她亲自出稿,拟定标题:

《制度重装,从星城开始》

……

市委办公楼。

李一凡站在窗边,看着被夜灯照亮的市委广场,手中拿着那份“省委轮岗名单草案”

陈晓峰低声问:“书记,这份名单……要回应吗?”

李一凡淡淡一笑:

“回应什么?”

“他们还没想好怎么面对一个不在序列里,却已经进入中心的人。”

“所以,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假装我还只是个地级市市委书记。”

“但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推进,让他们连‘假装’的余地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