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军方考察中微纳米光学技术(2 / 3)

加入书签

。”

林建华说,“第一是科研立项,会设立专项课题,支持相关技术研。

第二是资金投入,每年都有固定的专项。

第三是人才,可以联合培养军工科研培养人才。”

“创新基地选址有什么要求?”

“要求很严格。”

林建华说,“先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都要覆盖。

其次具备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关键技术领域有突破。

最后是安全保密,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

“这些条件星城都具备。”

李一凡说,“我们可以在半导体产业园区规划出专门的区域,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园。”

正说着,市改委主任刘向力送来一份材料:高新区新城已完成规划调整,可以进行军工项目建设。

“地点选得不错。”

林建华看了规划图,“交通便利,又比较布局。

关键是周边产业配套齐全。”

“我们已经让规划院做了初步设计。”

刘向力说,“整个园区分三个功能区:研中心、测试基地和生产区。

可以满足军工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这时,李明杰接到一个电话,神色微变:“刚收到消息,美国商务部正在调查中微的技术应用方向,怀疑有军事用途。”

“提前料到会这样。”

林建华说,“所以军工项目一定要做好隔离。

民用技术可以公开,军用要严格保密。”

李一凡沉思片刻:“这件事要请示省里。

军民融合创新基础不仅到关系产业展,更涉及国防安全。”

“已经和省委书记赵建国同志沟通过。”

林建华说,“他很支持这个项目。

下一步就是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我来牵头。”

李一凡说,“第一步要成立军民融合工作专班,统筹实施各方资源协调。

第二步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入驻做好准备。

第三步是制定重点政策,解决重点人才引进和技术保密问题。”

就在今年,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匆匆赶来:“李书记,中科院量子计算研究所表示要来星城试点,确定参与军民融合项目。”

“这是好事。”

林建华说,“量子计算是未来的制造高点。

如果能把量子研究所引进来,对军工项目帮助很大。”

临走前,林建华特意叮嘱:“这次军委选择城,看中的是你们的创新力量。

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续开展。

军工项目可以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新动力。”

送走林建华后,李一凡立即召集市里相关部门开会。

“军民融合创新基地是重大机遇。”

他说,“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要加快项目落地,另外要做好技术保密。

这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

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强提出建议:“可以积累中微的经验,在技术创新和保密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

“对,注定经验总结推广。”

李一凡说,“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军工项目往往能够带来自身的突破。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散会后,李一凡给省委书记赵建国打了个电话,汇报军民融合创新基地的筹建情况。

“这个项目很重要。”

赵建国说,“不仅关系到产业展,更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

星城必然抓住这个机会,打造军民融合的示范区。”

晚上回家,林允儿问起军工项目的事。

“看来二伯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