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成立芯片设计团队(2 / 3)

加入书签

辜负你们的期待。”

会议室内再次响起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决心和期待。

散会后,尹志绕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独自坐在办公桌前。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长舒了一口气。

“eda软件……终于有了突破。”

他喃喃自语,眼神里既有些许放松,也夹杂着深深的担忧。

他明白,eda是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础性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刻蚀机、光刻机。

如果没有国产eda软件的支撑,即便设备再先进,也难以推动真正的芯片国产化。

而国际巨头对eda的垄断更是行业的顽疾,想要打破这一局面,意味着中微必须承担比以往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杨思涵和她的团队,真的了不起。”

尹志绕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但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多资源、更长的时间,以及更多耐心。”

会议室的掌声逐渐平息,坐在一侧的李一凡看着杨思涵略带疲惫却坚毅的面容,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情绪。

他很少在这种场合表露情绪,但这一刻,他的心底既有欣慰,也有一丝忧虑。

欣慰的是,中微在eda领域的突破,意味着他对中微的多年布局终于开始显现成果;忧虑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eda只是,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

李一凡目光微转,扫过在座的高管们。

他能感受到每个人内心的振奋,但他也清楚,激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eda的突破,确实值得庆贺。”

李一凡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的冷静,“但大家必须意识到,这只是半导体产业链的一环。

我们需要的是整合设备、eda、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完整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eda突破是好消息,但接下来,我们必须迅补齐芯片设计这一环的短板。

设备和eda是基础,芯片设计是核心。

没有设计能力,我们的设备再好,也只能为别人打工。”

尹志绕点点头,插话道:“李市长,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

芯片设计的确是我们的短板,但组建设计团队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难度不小。”

“资源问题可以解决。”

李一凡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直视众人,声音低沉却有力,“我相信中微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担当。

设计团队必须尽快组建,目标要精准,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走差异化路线。”

李一凡转向尹志绕,语气中多了一丝轻松:“其实,关于设计团队,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

尹志绕微微一愣:“您是指……?”

“芯片设计是中微的短板,但国内有一批顶尖的人才,也有不少海外华人专家对回国展持开放态度。”

李一凡微微一笑,“通过凡星的资源,我们已经联系了一批候选人,其中有几位在国际芯片设计领域非常有影响力。”

他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尹志绕,“比如这位许思华,他曾在ar总部担任架构设计经理,在嵌入式芯片领域非常有经验。

他的团队主攻低功耗架构,和中微设备的定位非常匹配。”

尹志绕快浏览名单,眼神亮了几分:“如果这些人能加入中微,那确实可以迅弥补我们在芯片设计上的空白。”

“除了高端人才,我们还需要结合本土力量。”

李一凡继续说道,“国内的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通过中微的设计团队培养本土人才,形成‘高端+本土’的研模式。”

杨思涵也插话道:“这确实是个好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