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巩固胜局与未来展望(4 / 5)

加入书签

进展会,邀请了岭南镇合作社的负责人和绿源国际的技术团队,共同商讨如何将智能温室的成果惠及更多村民。

绿源国际亚洲区总经理雷蒙德在会上言:“李书记,智能温室的建设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但我们希望在运营时,能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同时采购本地农产品作为初期试验品。”

岭南镇村支书刘大强立刻站起来说道:“雷总,我们村的合作社可以供应优质的农产品,而且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到项目里工作。”

李一凡看着两方的积极态度,微微点头:“很好。

绿源项目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更要让村民从中受益。

雷总,我建议在运营阶段,每年从合作社的农产品采购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技术转化基金’,帮助合作社引进新的种植技术。

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雷蒙德爽快地答应:“李书记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绿源国际非常愿意支持这样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基层的支持,李一凡提出了一项新的分红模式,即以村集体经济为核心,通过绿源国际的收益分红,按比例返还到村民账户上。

岭南镇多名村民代表对此提议拍手叫好。

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李书记,咱们合作社这些年确实赚了不少,但能让大家手里有更多现金,这就是大好事啊!”

李一凡笑着回应:“村里的展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绿源项目的收益不仅是开区的财富,更是大家共同的收获。”

这一举措迅拉近了开区与基层群众之间的关系,也让岭南镇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关注的焦点。

尽管岭南开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稳步进展,但刘耀明并未停止他的干扰。

他通过市财政局再次削减对召阳县的专项拨款,同时还指示市人事局,对召阳县的干部调动进行严格限制,试图通过组织层面施压。

市委书记周广天很快察觉到刘耀明的动作。

他在常委会上不点名地批评道:“最近有些部门喜欢拿资金和人事问题做文章,我希望大家记住,工作要讲原则,不能搞小动作!”

常委会结束后,周广天特意找来李一凡,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凡啊,刘耀明现在的招数都是老套路,他希望用行政和组织的手段拖垮你们县。

你们要顶住压力,不能让他得逞。”

李一凡点头:“书记,谢谢您的提醒。

我们会尽量减少对市里资金的依赖,同时争取更多省里的专项支持。”

周广天微微一笑:“你有这个觉悟就好。

岭南开区不仅是你们县的政绩,也是全市的样板。

我在市委这里,会尽力帮你们挡住这些风浪。”

为了应对市里的步步紧逼,李一凡制定了详细的反击计划:

1加产业链完善:推动绿源项目与其他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开区内部产业链闭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2吸引更多外资:通过与绿源国际的合作案例,向更多外资企业展示岭南开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规模。

3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强化开区在全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巩固其在政策层面的特殊地位。

在李一凡的统筹下,岭南开区逐步稳住了阵脚。

绿源项目的第一阶段建设顺利完成,智能温室开始试运营,合作社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温室内进行加工与销售。

省改委主任张廷山亲自前往岭南开区视察,他对项目的进展赞不绝口:“一凡同志,你们岭南开区的模式非常有前瞻性,完全可以作为全省农业经济改革的标杆。”

在视察结束后,张廷山郑重表示:“省里会继续支持岭南开区的展,接下来还会出台更多针对性政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