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区域整合的争议(2 / 3)

加入书签

p>“部长,县里现在一边倒支持开区,市里的提议不可能有群众基础。

如果我们宣传口径含糊,反而可能失去县领导的信任。”

一名宣传干部提出意见。

“可市改委那边传来的消息很明确,他们可能直接上报市政府。

如果我们过早表态,会不会影响宣传部门的中立性?”

另一人反对。

面对不同意见,许静雅没有立即表态,但她心里清楚,宣传的基调在这场博弈中至关重要。

会议结束后,李一凡主动约谈了许静雅。

“静雅同志,开区的独立性对整个县的展至关重要。

我希望宣传部门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帮助我们传递基层群众的声音。”

李一凡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许静雅犹豫了一下,反问道:“李书记,您有没有考虑过,宣传的全面倾斜可能会引市里的反感?如果市领导因此对宣传部门施压,县里又该如何保护我们?”

李一凡目光微微一凝,随后笑了笑:“静雅同志,你担心的问题不无道理,但你要明白,岭南开区不仅是县委的项目,更是群众的项目。

只要我们站在事实和民意这边,再大的压力也能扛得住。”

这番话让许静雅内心产生了动摇,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

最终,许静雅决定试探性地支持岭南开区的宣传工作。

她指示手下整理基层群众关于区域整合提议的反对意见,并通过县内媒体渠道进行报道。

“岭南开区带来的收益是看得见的,市里的提议能否真正为基层谋利,大家心里有数。”

她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虽然语气保守,但已经明显倾向于李一凡一边。

许静雅的转变让县委内部士气大振,也让李一凡看到了她逐渐靠拢的可能性。

随着舆论和基层力量的逐步酵,省里的态度也逐渐明确。

省改委副主任林正清亲自带队,对岭南开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并在考察结束后召开了一次现场会议。

会议上,林正清明确表示:“岭南开区作为省里的试点项目,独立运行是其成功的关键。

区域整合可以在其他层面探索,但不适用于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项目。”

市改委代表提出异议:“林主任,我们的提议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并不是针对岭南开区。”

林正清冷冷一笑:“既然如此,你们的提议中,为什么没有明确的整合机制和资源分配方案?没有细节支撑的提议,只会扰乱基层的正常工作。”

在场的县委班子成员无不感到振奋,而市改委的代表则面露尴尬。

会后,林正清私下与李一凡进行了交流。

“一凡同志,岭南开区的模式非常有前途,但越是成功的项目,受到的干扰就越多。

市里的动机你也清楚,不过你们的应对做得很好,基层支持和舆论导向已经帮你们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林正清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一凡点头:“谢谢林主任的支持。

岭南开区不仅是我们的重点项目,我们会用行动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省里明确支持岭南开区独立运行的态度,让刘耀明感到颇为被动。

他不得不暂停区域整合的提议,但他的目光很快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利用开区的资源竞争制造内部矛盾。

刘耀明向市财政局下达指令,要求在下一批财政拨款中减少对召阳县的支持,理由是“开区的外资合作项目已经为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召阳县,引了新的担忧。

“李书记,如果市财政减少拨款,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