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国际战线 对外争夺讲述香江真相主动权(2 / 2)

加入书签

>

等国际平台,让真实青年成为香江对外的新窗口。

李一凡明确提出:“不怕别人误解我们,但不能让别人只听见敌人的声音。”

?

当然,对外传播并不总是顺风顺水。

2o16年6月,镜外计划一条名为《和平建设者》的纪录短片,在播出第2天就遭到某境外社交平台“社区举报”

,被以“政治引导嫌疑”

暂时下架。

幕后是某境外ngo操盘手在动手。

李晓薇果断采取两步:

1利用凡星传媒自建的海外服务器与多平台镜像布技术,将视频同步分至2o余个小语种平台,确保内容无法彻底下架;

2启动“内容代言人机制”

,由非机构背景的普通网民,自主转载、转述,并打上“真实香江青年生活”

的tag,规避“组织痕迹”

数日后,视频在东南亚face圈层完成二次传播,甚至登上菲律宾高校青年推荐榜。

这是一次典型的“被封杀后更火”

的反弹传播。

?

2o16年底,香江政务顾问小组向特区政府递交一份备忘录,内容为:

“香江在国际话语场的认知正出现转向趋势,青年群体的文化输出能力增强,外部媒体对香江城市形象的报道中,‘抗争’词频下降12,‘生活’词频上升34。”

而这组变化,正是李一凡所要争夺的核心:

在别人还未出招前,先占据国际叙事的主动权。

?

他站在星城高楼,望着夜色中香江方向的天际线,轻声道:

“内外皆守,风雨不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