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户籍定基(2 / 2)

加入书签

,已在暗流中悄然启动。

接下来的十余日,整个清河县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彻底沸腾起来。

官道上,衙役与核录组的人马往来穿梭;

乡间小路上,穿着各色破旧衣衫的“流民”

在“向导”

的引领下,走向指定的核查点;

各村晒谷场上,临时支起的桌子旁,老吏们挥毫泼墨,仔细询问登记,旁边张贴着巨大的告示。

写明此次清查的意义与“既往不咎、落户安民”

的承诺。

铁牛带领的护卫队如同定海神针,不时策马驰过,威慑着潜在的混乱。

赵癞子的手下则如同幽灵,在暗处警惕地扫视着一切可疑的动静。

周平安更是身先士卒,几乎不眠不休。

他时而坐镇县衙,处理汇总上来的海量信息,快批阅;

时而亲自带着护卫,策马深入最偏远的村落,现场查看登记情况,倾听民声,尤其是那些新“流民”

的诉求,当场解决纠纷,树立新政威信。

周平安甚至消瘦了些许,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

墨离也并未置身事外。

她换上了一身质地尚可但样式普通的靛蓝布裙,脸上略施易容,掩去了那份惊世骇俗的容颜,只留下干练与精明。

她以“莫离”

之名,一位来自北地、见多识广的女行商身份,带着几名同样低调的“伙计”

,实则是墨家擅长经营的精干子弟,频繁出入县衙。

与周平安“商谈”

一些“无关紧要”

的“小生意”

,比如采购些县衙修缮用的特殊石料,或是打听些商路消息。

这层身份,完美地解释了这位“莫老板”

为何能时常面见代县令,也为日后周平安不便直接插手的一些商业布局埋下了伏笔。

忙碌与喧嚣中,时间飞快流逝。

当最后一本加盖了清河县正堂大印、墨迹犹新的户籍黄册,被郑重地锁入县衙重新加固的机要库房时,已是半月之后。

县衙后堂,周平安的书房内。

烛光下,周平安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但脸上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

他面前摊开的,是最终汇总的全县丁口清册,以及一份特殊的名单。

上面记录着数百个新落户的“莫”

姓家庭,标注着他们登记的“特长”

:木匠、石匠、铁匠、窑工、采药人、甚至几个标注着“略通奇巧”

的模糊字样。

“巨子,不,莫老板。”

周平安看向坐在下、恢复了清冷神色的墨离,嘴角带着笑意。

“此番大功告成,全赖巨子鼎力相助!

数千墨家,不,莫家子弟,自此便是清河县堂堂正正的良民了!”

墨离微微颔,冰眸中也有一丝轻松。

“周县令运筹帷幄,雷厉风行,方有此效。

墨……莫家上下,感念于心。”

她特意强调了“莫”

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