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锦灰堆(2 / 4)
,竟不敢哭,只死死咬唇,眼神空洞。
可恨!
寻石掷恶犬引其吠叫,终引管事嬷嬷来叱退之。
偷藏热糕两块并金疮药一小瓶,置老梅树洞深处。
望其得之,稍御饥寒。”
谢清晏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瞬间冰凉!
他颤抖着翻开下一张,纸张更加脆弱,仿佛一触即碎:
“腊月初八。
母责我顽劣,将御赐琉璃盏失手打碎,禁足三日抄《孝经》百遍。
烦闷至极,枯坐窗下。
忽闻窗外瓦片异响,推窗视之,竟见那小怪物立于墙头!
身量瘦小,然攀爬身手尚可。
彼见窗开,似受惊,掷入一油纸包,迅即如狸猫般遁入枯木丛中,不见踪影。
启之,乃御膳房新制酥饼三枚,尚有余温。
味甚美。
彼何从得之?怪哉。
冷宫弃子,竟能窃得御膳?”
“元月初三。
宫宴喧闹无趣,丝竹聒耳,贵胄虚情假意令人作呕。
寻隙溜出,踏雪至冷宫后。
老梅树下积雪盈尺,彼果然蜷缩在彼,如约而至。
问其名,垂不答,仅以枯枝划雪。
问其年齿,亦摇头。
唯其艰难吐字,声若蚊蚋:‘四’。
四殿下?先帝第四子?冷宫弃子?心惊不已。
彼赠一粗陋木雕小雀,歪头振翅状,刀工稚拙,言谢我药与糕。
嘱其万勿再来,恐惹杀身祸。
彼抬,目露倔强狼光,不应。
忧心忡忡,辗转难眠。”
“元月十五。
上元夜,宫外爆竹喧天,火树银花映亮半边天幕。
思及彼困居冷宫,恐不知人间佳节为何物,心中恻然。
遂以竹篾彩纸糊一小灯,状如憨兔,内燃小小牛油烛,系以长绳,自墙头悄悄垂落。
匿于树后窥之,见彼仰望那微光,冻得通红的小脸上,灰败空洞的眼中竟有星点亮光跳跃。
稍慰。”
“二月二。
惊闻五皇子坠马重伤,腿骨尽碎,恐成废人。
宫闱秘传,言其前日曾虐打四殿下致其昏厥于雪地,弃之不顾。
疑彼所为,惊骇难眠。
彼若此狠戾,睚眦必报,他日得势……”
墨迹在此处洇开一大团浓黑,似乎写信之人笔尖颤抖,心绪激荡,难以续写。
“四月初七。
父于晚膳间提及欲为我定亲于威远伯嫡女。
烦厌如丝缠身。
然林牧野竟于春狩大典骑射夺魁,得御赐金弓。
彼于众目睽睽之下,策马至看台前,解下所获白狐,掷于我怀,惹得众闺秀艳羡低呼。
狐裘雪白,犹带其体温。
心……稍乱。”
字迹开始变得成熟飘逸,力透纸背,提及“林牧野”
三字时,笔锋无意识地带上一抹柔婉情愫。
“五月廿一。
宫中流言日盛,言四殿下性情日益阴鸷乖戾,虐杀近侍内监。
母严令我不许再提冷宫之事半句,恐招泼天大祸。
与彼,久未通音讯矣。
今日偶见彼随皇子队列行过宫道,身量拔高不少,背脊挺直,然形容孤绝,眼神冷冽如寒潭深渊,视人如草芥。
昔日树洞赠药之情,梅下观灯之谊,恍如隔世之梦,了无痕迹。
罢了,终非一路人。”
墨迹透出深深的疲惫、疏离,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最后一张信纸,墨色浓重,字迹力透纸背,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潦草与疯狂: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