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以水代兵暮气沉矣(2 / 4)
/p>
螯拜和吴三桂同时沿着长江西上。
清军本就不如吴军精锐。
他已经丧失先手无法再在亭重新设置一道防线了。
现在唯有及时撤退方能保存实力。
「撤?少保,我军该往哪里撤?」
「是否撤兵回荆州!
」明安达礼急忙道。
「不!
老夫绝不能去荆州!
」
鳌拜断然开口:「倘若老夫去了荆州,待吴三桂合围我军主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
「传令下去给苏克萨哈兵一万助其镇守荆州。
」
「其馀人马随我北上赶赴襄阳!
」
此令一下,清军当即一分为二。
整个长江防线上共有十万大军苏克萨哈在荆州也有一万守军。
此时此刻,在防备吴军渡江的过程中清军伤亡在三万人左右。
又抽调一万五千兵马北上襄阳防备闯贼。
仅存的六方五千之众罗托的两方人也已经溃散。
螯拜只能拨兵一万增援荆州,
让苏克萨哈用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坚守。
他自己则率领残馀的三万五千兵马火前往裹阳。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
战火终于短暂地在江汉大地上平息。
十一万清军加上坚守彝陵的一万。
鳌拜用十二万大军坚守长江防线试图阻挡吴三桂渡江然而却一败涂地。
不但让吴军成功渡江并且清军主力也损失惨重。
十二万大军中,苏克萨哈只能收拢罗托的部分溃兵以两万人坚守荆州。
而鳌拜也只能前往囊阳同索浑会师两军相加亦仅存五万。
而吴三桂的七万馀主力虽然在渡江的过程中伤亡上万。
可却趁大胜之威收编了大量溃散绿营兵马。
兵力不减反增反而增加到了八万人。
两相对比在荆裹战场上伴随吴军渡过长江。
吴三桂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了!
除了战场上的胜利外。
当吴三桂渡过长江后政治上的人心向背更是令他春风得意。
得知吴军过江后。
当阳丶荆门丶承天丶潜江丶景陵丶京山等地无不望风响应。
邓州丶内乡丶南召等州县都有百姓杀官造反响应吴军。
一时间,不止是湖广。
中原乃至于全天下都在吴三桂的兵渡长江面前闻风而动!
鳌拜只能率领清军驻屯裹阳一带试图阻挡他北上。
苏克萨哈也只能龟缩在荆州城中苦苦待死!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吴三桂就鲸吞了数百里的江汉之地。
赫赫兵威令鳌拜忌惮,清兵丧胆!
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
吴三桂当机立断率军将荆州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
和吴军兵渡长江后的狂突进不同。
面对荆州坚城吴军四面攻打却屡屡失利。
清兵虽然丧胆可苏克萨哈却在城中竭力提振士气。
率领满洲兵督促绿营守城。
任凭吴军如何攻打他只以荆州的高大城墙死死坚守。
始终未能让吴军破城!
一时间,吴军主力在荆州坚城面前顿兵半个多月。
即便损失惨重可却一无进展。
这就让吴军大好的士气渐渐有些低落下去了。
「本王气吞江汉,如今却在荆州城下屡屡受挫。
」
「诸将可有什麽好的建议吗?」
荆州城外的大营中吴三桂询问开口。
此言一出,高启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