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将化为尘土(5.5K)(6 / 7)

加入书签

谨。报告中提到,一位工程师在清理管道时未按规定使用圆盘封堵,可能导致冲洗水渗入设备,引发悲剧。「

    「职位记者在1982年9月17日发表的报导中,呼吁工厂负责人和市民关注这些隐患,强调工厂附近的奥里亚丶乔拉和杰普拉卡什贫民窟居民面临巨大风险【请饶过这座城市!求求你们!】——这是他报导的标题。「

    「这位记者的名字叫凯斯瓦尼。「

    「可怜的凯斯瓦尼!」

    」他拥有预见灾难的敏锐洞察力,却苦于无法让他人信服。「

    」他的所有文章如同石沉大海,未激起丝毫波澜。「

    「碳化物公司根基深厚,势力庞大,一家小报上几句危言耸听的警告,显然无法撼动其分毫。「

    」两周后,这位记者并未气馁,再次挥笔上阵。「

    「《拉帕特周刊》头版头条赫然印着【博帕尔:我们正坐在火山上】」

    「文章断言:博帕尔距离沦为死城之日已不远,到时唯有残垣断壁能见证它的悲剧。「

    「文中披露的惊悚内容,本应激起全城居民的愤怒,促使他们涌响工厂,要求关停工厂。「

    「然而,人们却无动于衷。可叹的是,《拉帕特周刊》竟成了这荒芜旷野中唯一呐喊的孤声。「

    「接下来的一周,这位记者再次发表一片文章。「

    「文章详尽地描述了4天前那场致使工厂半夜紧急疏散的泄漏事故,以及周边居民惊慌失措丶争先恐后逃离的混乱场景。「

    「但...

    「6

    「正如之前所说。「

    」一家小报上几句危言耸听的警告,显然无法撼动其分毫。「

    「最终,民众的冷漠与盲目让这位记者心灰意冷。如果博帕尔人更愿意相信碳化物公司宣传的谎言,那就让他们去赌吧。「

    「他撕碎了报纸,将他的音乐收藏装进了两个行李箱,买了一张去印多尔的火车票,那里的一家大报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工作机会。「

    「然而,在他离开博帕尔之前,他想回应中央邦就业部长刚在议会讲台上发表的讲话,后者说:「没有理由担心碳化物公司的设厂,因为工厂生产的光气并不是有毒气体。「

    「凯斯瓦尼在两封长信中总结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他先是写信给该邦最位高权重的人一首席部长阿尔琼·辛格,后者与碳化物公司管理层的来往众所皆知。」

    」第二封他寄给了最高法院院长,并附上了一封关闭工厂的请愿书。「

    「两封信都如泥牛入海,查无音信...

    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