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传道授业!(1 / 2)

加入书签

丁浩随口说道:

“关于清创边界的判断,不能只靠眼睛。”

丁浩的声音很平稳,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在肉眼判断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组织的弹性和出血情况。”

“什么意思?”

李炎东立刻追问,眼神里充满了专注。

“健康的肌肉组织,即便有炎性水肿,用手术刀的刀背或者组织钳轻轻按压,依然能感觉到一定的弹性回馈。”

“而彻底坏死的组织,是僵硬或者糜烂的,按下去就是一种病理性的凹陷,没有任何弹性。”丁浩解释道。

钱学东在一旁听得茅塞顿开,一拍大腿!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方法!

他们平时做清创,要么靠经验,要么靠观察颜色,

哪里会想到用器械去试探组织的弹性!

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技巧,

瞬间就将模糊的经验判断,提升到了一个可以量化的精准操作层面!

“那出血情况呢?这又怎么说?”

李炎东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满足,继续问道。

“更简单。”

丁浩的回答依旧干脆利落:

“在切除的边缘,用纱布轻轻刮擦,如果出现活跃的、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渗血,证明这里的组织还有活性,血运良好,可以保留。”

“如果渗出的血液暗沉、稀薄,甚至没有渗血,那就说明这里的微循环已经坏死,必须切除。”

此言一出,李炎东的身体都微微震动了一下。

他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天才!

这绝对是天才般的想法!

用弹性和渗血这两个最直观的生理指标,来作为判断组织活性的标准!

这个方法,简单、实用、精准!

足以写进外科清创手术的教科书里!

困扰了外科领域多年的清创难题,

竟然被这个年轻人用如此朴素的方法给解决了?!

钱学东在一旁已经彻底听傻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

过去十几年积累起来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

在丁浩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不值一提!

他呆呆地看着丁浩,感觉自己像一个刚进临床的实习生,在聆听教授的教诲。

可这个“教授”,也太年轻了吧!

“好……好……说得好!”

李炎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他甚至忘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向前又靠了一步。

“那血管结扎呢?那个滑动锁死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个问题,才是他最关心的核心。

丁浩看了他一眼,沉吟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传统的双重结扎,虽然牢固,但它的应力点过于集中。”

“对于这种被严重感染、质地脆弱的血管壁来说,缝线就像一把刀,很容易在打结收紧的瞬间,造成二次切割和撕裂。”

“所以,我的思路,就是分散应力。”

“分散应力?”

李炎东咀嚼着这个词,眼神越来越亮。

“对。”

丁浩点头,继续侃侃而谈:

“我设计的这种结扎方式,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点’锁死,

而是通过缝线自身的缠绕,形成一个环状的‘面’来均匀地包裹血管残端。”

“当收紧缝线时,压力会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环形面上,而不是集中在单一的结扎点上。

这样一来,对血管壁的压强就会成倍地减小,从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