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循循善诱(2 / 3)
图。
每一块地都被编上了号,旁边还用蝇头小字标注着面积、土地类型,以及初步核算的承包任务量。
张文远的手指,在那张粗糙的草纸上轻轻划过,
指尖传来的触感,却仿佛是摸在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上。
他的喉咙发干,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次跳动都牵扯着他紧绷的神经。
地图。
这不仅仅是一张地图。
张文远在村里当了这么多年会计,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哪块地在哪个山坳,哪块田挨着哪条河沟。
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张图。
哈塘村的一千二百多亩地,被丁浩清清楚楚地分成了上百个小方格。
每一块地的旁边,都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东山坡,向阳,旱田,七亩三分,土质中等偏上,暂定亩产任务三百五十斤。”
“西大洼,临河,水田,五亩一分,土质上等,暂定亩产任务六百斤。”
“北岗子,背阴,山坡薄地,十亩,土质下等,暂定亩产任务一百八十斤。”
……
这哪里是草图?
这分明是一本精细的土地账!
张文远扶了扶眼镜,凑得更近了些,
他甚至能看到丁浩在某些地块旁边画了特殊符号,标注着水源远近,甚至是往年的虫害情况。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把全村的土地都勘察了一遍?
这得下多大的功夫?
牛铁柱和张大彪也凑了过来,两个老庄稼汉的脑袋挤在一起,看着图上的内容,嘴巴越张越大。
他们看得懂,太看得懂了。
丁浩画出的,就是他们哈塘村的命根子,是他们祖祖辈辈用汗水浇灌的土地。
“小浩,你这……你这是啥时候画的?”牛铁柱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震惊。
“这几天在山上,顺便把村子周围的地形都看了看,昨晚回来凭着记忆画的。”丁浩说得轻描淡写。
事实上,
丁浩开启盲盒,
获得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外加上对方圆十里左右地形的完美掌握,
所以画出这个来,
简直是太轻松了!
但是,
张文远心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凭记忆?
这得是多恐怖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着地图上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丁浩同志,你这个暂定任务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他指着图上的数字,继续说道:
“这个数字,定高了,大家完不成,会饿肚子。定低了,交不够国家的,咱们都得进去!”
这是核心。
也是最要命的地方。
“张会计问到点子上了。”
丁浩不慌不忙,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图纸旁边的一张白纸上写画起来。
“我的想法是,不搞一刀切。”
“咱们先把全村的地,分成三等。”
他画了三条横线。
“一等地,就是那些土最肥,水最足,离村子最近的好地。这些地,亩产任务定得最高,比如水田六百斤,旱田三百五。”
“二等地,就是大部分的平地,产量中等,任务也定在中间,水田五百,旱田三百。”
“三等地,就是那些山坡上的薄地,靠天吃饭,产量最低,任务也最低,旱田一百八。”
丁浩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清晰的数字。
张文远听得入了神,他的会计本能被彻底激发,脑子飞快地转动,
手指下意识地在桌上敲打,像是在拨动无形的算盘。
牛铁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