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穷是有原因(1 / 2)
奥迪车驶进开滦县东河乡时,路两旁的麦田刚泛出浅绿,风里裹着泥土的寒气。
褚旭东坐在副驾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公文包。
刚才通知开滦县时,他特意叮嘱“简单接待,别搞排场”。
可心里比谁都清楚,官场的“简单”从来有潜规则:县委书记、县长哪怕只来一个站站场,都不算给足新市长面子;若是两人都缺席,哪怕嘴上不说,领导心里定然会觉得“不懂事”。
车子刚停在农业合作社门口,褚旭东先下了车,目光扫过等候的人群,心里咯噔一下。
没看见开滦县委书记魏大强的身影,也没见县长郝坤鹏,只有个穿藏青色西装的女干部带着几个人迎上来。
“董市长、褚主任,一路辛苦!”
副县长齐佩云快步上前,笑容里带着几分局促:
“我是开滦县副县长齐佩云,负责农业工作,欢迎两位领导来指导!”
董远方伸手与她握了握,指尖触到对方微凉的掌心,眉峰微不可察地蹙了下。
他是唐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上任后第一次下县区调研,选的第一个点就是开滦县,可县里的“一把手”、“二把手”居然都不来?
他压下心里的不快,语气依旧平和:
“辛苦大家了,这么冷的天还在这儿等。”
话落时,目光扫过齐佩云身后的农业局局长和东河乡党委书记,两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跟着齐佩云走进合作社大院,董远方的目光先落在了那几块宣传展架上。
铁架上积着薄薄一层灰,在阳光下看得真切,展布上印的“产量1200斤\/亩”、“社员386户”等数据,落款日期居然是2003年。
风一吹,展布边角卷起来,露出后面斑驳的铁皮,显然是从仓库里临时翻出来的旧物。
“董市长,这是我们合作社的基本情况,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尤其是反季节蔬菜……”
合作社负责人拿着提前准备的稿子,照本宣科地念着,声音里没几分底气。董
远方漫不经心地听着,脚步掠过展架,突然停住了。
“齐县长,”
他指着展布上“省市专项资金500万,建设200个反季节蔬菜大棚”的字样。
语气平淡,询问道:
“现在是深秋,冬季反季节蔬菜该下种了吧?这200个大棚,我们去看看。”
这话一出,齐佩云的笑容瞬间僵住,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转头看向身边的农业局局长。
对方赶紧别开脸,东河乡党委书记更是把头埋得更低。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接话,大院里的风似乎都停了,只剩下远处麦田里的风声。
董远方看着这阵仗,心里已然有了数,却依旧追问:
“这笔资金是两年前下拨的吧?我以前在济水城南当副镇长时,牵头建过1500亩的绿色田园项目,从立项到建成也就半年。你们这200个大棚,两年还没建好?”
冷场了足足半分钟,东河乡党委书记才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声音像蚊子叫:
“董市长,大棚……建了,就是没那么多。”
“没那么多是多少?”
董远方往前迈了一步,目光紧紧盯着他,语气里添了几分严肃。
对方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憋出两个字:
“两个。”
“两个?”
董远方重复了一遍,指尖在身侧握了握,压下翻涌的怒气。
500万专项资金,只建了两个大棚?他没当场发火,只是冷声道:
“那两个大棚在哪里?带我们去看看。”
东河乡党委书记不敢怠慢,领着众人绕到合作社办公楼后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