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o6章 有股力量在推着(1 / 2)
省纪委调查组的人刚离开,朱元鹏便带着李国政、邢瑞龙和褚江华走进了隔壁的小会议室。
这里没有红木长桌的排场,只有一张椭圆形的普通会议桌,微风从窗户吹进,却驱不散空气中残留的凝重。
几人刚坐下,邢瑞龙便率先开了口,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
“元鹏书记,道口县现在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董远方同志停职期间,县里的工作,还是建议由县长沈佳慧同志主持。”
作为老纪检出身,邢瑞龙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举报材料,不少都是捕风捉影的虚言。
在他看来,不能因为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耽误了道口县好不容易起来的展势头。
沈佳慧这段时间在县里的表现有目共睹,由她主持工作再合适不过。
“邢书记,这话我可不太认同。”
李
国政微微皱着眉,语气里带着几分审慎。
“佳慧同志来道口县也没多久,之前一直在机关工作,基层管理经验不足。
我倒建议派一个市领导去兼任,副市长郑浩同志担任过建委主任,与现在道口县的基建投资也吻合。”
他话音刚落,小会议室里便陷入了沉默。
朱元鹏端着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落在窗外那棵老槐树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褚江华则在一旁翻着刚才的会议记录,偶尔抬头看看另外两人,脸上没什么表情。
空调的风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过了好一会儿,褚江华才放下手中的笔,左右看了看朱元鹏和李国政,轻声开口打破了宁静:
“元鹏书记,最后还是要您拍板。”
朱元鹏这才收回目光,他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语气沉稳:
“佳慧同志参与了道口县目前的很多项目,她暂时代理书记吧。”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锤定音,李国政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再说什么,邢瑞龙则暗暗松了口气。
众人心里都清楚,沈佳慧是周研省长之前的秘书,这层关系摆在那里,和李国政提名的副市长相比,朱元鹏自然更倾向于她。
更何况,董远方只是停职配合调查,只要没查出什么实质性问题,迟早还是要官复原职的,这时候派一个外来的市领导去兼任,反倒显得多此一举了。
褚江华在笔记本上记下朱元鹏的决定,笔尖划过纸页,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为这场短暂的讨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省纪委调查组的工作效率,在朝阳官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从碰头会结束的第二天起,调查组的身影便频繁出现在道口县和朝阳市的各个角落,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细致地剖开每一个被举报的环节。
短短一周时间,他们约谈了近三十位干部,从道口县的部门负责人到朝阳市的相关领导,谈话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被约谈的人走出房间时,脸上多半带着复杂的神情,有坦然,有紧张,也有几分如释重负。
除了约谈,调查组还马不停蹄地奔赴实地——食品产业园里,他们仔细查看了项目进度表和资金流向明细,与施工队负责人聊了整整一个上午;十大民生工程的施工现场,他们戴着安全帽,沿着泥泞的道路逐一检查,连居民安置楼的墙体厚度都让技术人员做了复核;瑾禾农牧的厂区内,他们核对了扶贫资金的使用台账,还随机找了几位务工的村民询问收入情况。
随着调查的深入,那些举报材料里罗列的“一言堂”
、“插手工程”
、“任人唯亲”
等问题,渐渐露出了虚浮的底色。
多位参与项目决策的干部都证实,董远方在会议上向来鼓励大家各抒己见,重大事项从未独自拍板;工程招标的记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