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机场项目有变数(1 / 2)
民主生活会结束后,夜色已深。
董远方、沈佳慧和刘涛他们,找了家还开着门的小炒店,简单吃了顿夜宵。
几杯啤酒下肚,白天会议上的紧绷感彻底消散,大家聊着工作里的琐事,倒也自在。
散场后,董远方和沈佳慧并排往县委宿舍走。
晚风带着初春的凉意,吹得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
“董书记,你成熟了。”
沈佳慧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许。
一个县长这样直接评价县委书记,大概也只有在道口县这样的地方才会出现。
董远方笑了笑,踢开脚边的小石子:
“不是我成熟了,是位置不同了,不都说屁股决定脑袋吗?”
他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为啥很多主要领导面对下属的问题,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曾经的他眼里容不得沙子,要是现乡镇干部工作懈怠,或是涉嫌私设小金库、挪用资金、贪污腐败,肯定会杀伐果断,拿典型开刀杀鸡儆猴。
可现在,他不再是房山乡的副书记,面对的也不是一个王俊。
全县三十多个乡镇,真要严查下去,恐怕没一个能完全干净。
可那样一来,农村的工作还怎么开展?脱贫摘帽怕是真要成了天方夜谭。
经历过这些事,他才真正明白“做大事不拘小节”
的道理。
展的路上,总会有人犯错,或许该先让展的轮子转起来,等跑起来之后,再慢慢想办法纠正那些偏差。
次日一早,董远方和沈佳慧专程驱车去了趟齐鲁省泉城市,直奔空军航空大学,拜访甘争新大校。
“董书记,说实话,我们学校是倾向于把机场建在道口县的。”
甘争新开门见山,她是沈佳慧的姐姐,又和董远方有着特殊的过往,说话向来直接。
“但这毕竟是军民两用机场,而且民航局和你们江原省要承担更多的建设和维护资金,所以他们的意见也很关键。”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上次选址碰头会上,你们江原省主管交通的副省长杜方宇提了个意见,说高铁站已经定在你们道口县的两个乡镇交界处,机场建议选在汤源县。”
董远方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他原本打算把高铁站和机场都争取到道口县,这里的土地和区位优势明明都具备,就怕省里为了搞平衡,硬生生把项目拆开。
他心里清楚,杜方宇是省委副书记谭江峰和组织部长闫和平联合推荐上来的,一直跟省长周研不对付。
当年周研担任济水市委书记时,谭江峰和闫和平就已经是省委常委了,几年后周研提拔成了省长,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俩人心里自然不服气。
可想而知,周研推动的很多工作都处处受掣肘。
省委书记秦英凯虽然入常比那两位晚,却能和周研抱团取暖,在重大问题上才能稳住局面。
可现在,想要把两个项目都留在道口县,杜方宇无疑是最大的阻力。
而通过周研去影响杜方宇,也并不现实,一时间,董远方也没了章法。
“甘校长,太感谢您的支持了,您给的这些信息太关键了。”
董远方诚恳地说,他对那晚和甘争新有关的事毫无印象,所以面对她时,始终保持着客气。
“我们回去后再好好琢磨琢磨,去省里争取一下。”
“我倒觉得,你们与其去省里硬碰硬,不如直接去京都。”
甘争新泉城参与这次机场项目的协调,掌握的信息更全面。
“让民航局出面跟省里接洽,或许更容易些。”
毕竟,要是上面明确建议机场选址道口县,杜省长就算想搞平衡,怕是也无济于事了。
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