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空前团结的班子(1 / 2)
上班第一天,县委常委们开了一个碰头会。
春节前,慰问老干部和走访群众,收集大家的意见,重新完善了脱贫攻坚方案。
“书记,老徐,担任过咱朝阳市劳动局局长,假期我去拜访,针对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他给了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可以商议一下,晚上到方案里。”
讨论环节,组织部长郭卫东看向董远方,汇报道:
“南方大城市,工厂急需用人,建筑工地也需要农民工,完全可以由我们政府牵头,与当地对接,既能给我们的剩余劳动力找到工作,保证他们的收益安全,又能促进我们当地老百姓增收,算是劳务输出与收益。”
这几年,确实有不少农村人到大城市务工,但是都是自行为,政府集中组织洽谈的还是少。
“董书记,我觉得这个方式好,政府出面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董远方看看其他人,大家都是点头,表示赞同。
董远方在本子上记下,说道:
“郭部长,你回头跟劳动局沟通一下,按照这个模式,先去考察和摸底,争取在农村工作会议前,敲定落实。”
郭卫东点点头,董远方赞许的眼神,让他很受用。
董远方转头看向卫迎秋,问道:
“卫书记,说一下农村工作会议的进展情况”
县委副书记卫迎秋,翻开自己的本子,挺直肩膀,汇报道:
“董书记,各位领导,年前我们成立了会务会,按照县委的指示,会议议程及方案已经形成草稿,我们尽快完善方案,给董书记和沈县长汇报。”
会议室里,董远方和沈佳慧交换了个眼神,轻轻点头示意当前议题已讨论完毕。
董远方端起保温杯轻抿一口,喉结滚动间,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翻页声与空调嗡鸣骤然安静下来。
“春节在京都,偶遇西兰自治区于田州委左新程书记,”
董远方将杯子搁在红木桌面上,金属杯盖与木质纹路碰撞出清脆声响。
“他刚从基层调研回来,羽绒服沾着半块泥印,倒像个刚收工的老农。”
他嘴角扬起笑意,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挺直脊背的年轻干部。
“咱们聊聊这位’泥腿子书记’分享的从政心得——个人仕途与实干兴邦。”
董远方继续讲:
“9o年代初他当镇长时,为修通断头路,带着干部在工地上啃了三个月冷馒头。
有人笑他‘傻’,说政绩该做在汇报材料里,他却说‘路通了,民心就通了’。”
董远方指尖划过照片里青年干部晒脱皮的脖颈,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记录声。
“去年百年暴雨,他在防汛指挥部三天三夜没合眼,手机通讯录存着全镇三百多个危房户电话。”
董远方扫看了一圈,继续说道:
“有人问他这么拼命图什么,他说’官位是一时的,但老百姓心里的秤是一辈子的’。”
窗外暮色渐浓,董远方接着讲:
“那在晋升考核压力下,如何平衡个人展与务实工作?”
董远方从文件夹抽出张皱巴巴的便签纸,上面用铅笔写着歪歪扭扭的短句:
“把官帽当镣铐,走路就迈不开腿;把官位当站台,才能搭起百姓的桥,仕途的高度,永远取决于脚沾泥土的厚度。”
掌声如潮水漫过会议室,红木墙面将声浪撞碎成细密的回响。
董远方垂眸整理袖口褶皱的手微微顿住,再抬起时,正对上纪委书记楚天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灼灼:
“董书记,左书记的事迹确实令人敬佩,但恕我直言——”
楚天霖起身时,深蓝色中山装的铜纽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在处理个人仕途与实干兴邦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