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招攻策决陋营候(2 / 7)
名。”
韦千里等将,随之纷纷进言。
李靖细听他们的建议,大抵不出“速攻”与“先招抚”两途。
待诸将言毕,帐内复归寂静。
炭火噼啪轻响。
李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回案上的济阴郡地图,点了点济阴城的位置,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语调沉稳,说道:“郑将军所言甚是。今我等奉大王之令,来取济阴,临行前,大王再三嘱托,‘速战速决,不可迁延’。李密大军旬日可至,济阴之事,迁延一日,则东郡多一分掣肘之忧。而孟海公以两州之地,一两万众,便敢僭号‘宋义王’,足见其之骄横,料非肯轻易俯首之辈。若遣使招降,非仅不能速决,反会使其有隙加固城防,提振士气,於我不利。”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面露忧色的马周,接着说道,“至於马长史所虑,守卒近万,我军万余,攻坚不易,此虑固在情理之中。然我军乃整备而来,甲械精良,士气正锐;彼之守卒,则多是近日从各县仓促招聚,诚如郑将军言,号令不齐,守备未周。此消彼长,正可击之!”
马周眉头微蹙,仍觉风险不小,说道:“诚如大将军所言,如果城中不降,招降反是给了城中加强城防的机会,可毕竟守卒近万,我军只万余,攻若不能下,如何是好?”
李靖抚须笑道:“宾王勿忧。吾已有计。”
随即,将其谋划细细道出。
诸将、吏凝神静听。
闻罢此计,诸将彼此相顾,乍闻之下,似乎可行,然到底能不能成,却少不了颇有疑虑。
不过,直接进攻合乎了郑智果的心意,他大喜赞成。
一个主将,一个副将,意见统一,则李靖此策便就定下了。
诸将不再有异议,纵有存疑者,亦按下疑虑,齐齐拱手领命。
於是三军休整、饱食过后,傍晚时分,三座浮桥搭起,即全军渡水。
渡水之际,骑先步后,辎重居尾,军容严谨,步履铿锵。李靖立马桥头,目视士卒有序而过。河水拍打桥板的哗哗声与脚步、马蹄声交织,在暮色四合中汇成无形的肃杀洪流。
抵达南岸,大军开至济阴城的南、东两面,择地筑营。——济阴县城西边紧邻济水,可供筑营、攻城的方位只有其余三面,城北较远,同时亦是围三阙一,故不做筑营,只以游骑巡哨。
天色已暗,工兵、辎重兵、民夫为主,紧急赶工,夯土伐木,修筑营垒。
远远望去,步骑混杂,人影杂乱,一派立足未稳的忙乱景象。
……
济阴南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