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且看渔利孰得之(2 / 5)

加入书签

不语。

    杨汪说道:“弘农只一秦敬嗣耳,不闻其有甚将才,何须明公亲自往讨?这是元文都、卢楚背后撺掇圣上的结果!料元文都、卢楚等人之意,必是为借此将明公排挤出洛阳,好使彼辈能够肆无忌惮地操持朝权!明公,圣上如再下旨催促,仆之愚见,最好是设辞推脱。”

    王世充询问长孙安世等人意见。

    位在王仁则上首的一人,赞同杨汪所言,说道:“杨公所言在理,一旦出了洛阳,朝中权柄将尽落元、卢诸辈之手不说,彼辈还肯定会再向圣上进谗言,趁机构陷,对阿弟将不利。”

    这人颧骨高耸,络腮胡,下颌须髯及胸,眼窝凹陷,瞳色浅碧,是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

    长孙安世蹙眉说道:“可若抗旨不遵,就怕闹得不可开交,没法收拾。”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长孙公说的对,抗旨万万不可。我等身为人臣,圣上如催我出兵,自当奉诏。”

    王仁则闻言大惊,猛地起身,急声说道:“阿父,如果遵旨,朝权尽为元文都、卢楚诸辈所掌,犹且为轻,若再被彼辈趁机染指军权,可就不好办了!”

    可能会被排挤出决策中枢,以及留守洛阳守军之军权可能会被元文都等夺取,正是王世充一直不肯出兵洛阳的两个主要原因。

    但经过反复考量,他现在已另有主张,说道:“元文都诸辈皆文懦之士,我纵离京,留守之兵,又有多少会肯听彼辈号令?这一点,不足为虑。”

    他与李密打了一年多的仗,诚如杨汪所言,要不是他,洛阳早就失陷。洛阳之诸将、诸军,与他并肩作战,彼此多已有了情谊,且对他的军事能力也多服气。经过这段时日,与原本洛阳驻军系统的一些将领的私下相见,他当下已有这个自信。

    王世充接着说道:“李密固是心腹之患,然李善道窃踞河北,连战皆捷,亦非易与之辈。李密拥众数十万,李善道根基渐固,洛阳经年苦战,元气未复,这两人皆是劲敌。当此之时,上策莫过观两虎争斗。此固元文都、卢楚等人之谋,可此谋若能得成,对我等也是渔翁之利。

    “而李密所虑在我,我若不离洛阳,他就不敢倾力进兵荥阳。是故我已仔细想过了,为促他进兵荥阳,与李善道相争,我却不妨便遂了元文都、卢楚的意,就领兵亲往弘农。”

    顿了下,又说道,“当然了,往弘农是往弘农,就像我令杨宝可先往宜阳驻扎,不打渑池,仗要不要打,打到何等地步,却不是元文都、卢楚所能说了算,尽在於我了。”

    一番在有了自信之后的盘算道出,王仁则乃才知其意,还席坐下。

    “我离京后,政务方面,就由长孙公、杨公为我留意。”王世充转开视线,接着看了看王世恽、王仁则,然后又看了看在座诸人中两个武将打扮的人,说道:“至於洛阳留守兵马的军务,则劳阿兄、阿奴与卿两人为我主持,如何?”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