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伯当督战百步移(3 / 7)

加入书签

bsp; 此言一出,如同冰水浇头,李善行张了张嘴,无话回答。

    李公逸猛地抬眼,与刘玄意目光相触。

    是啊,一年多来,类似的檄文,他接到不止一次!

    每次檄文之后,便是更重的粮秣摊派,更多的壮丁征发!雍丘之地,早已不堪重负,民生愈加凋敝。这“不日将下”,更像是一个无休止的催命循环。李公逸的脸色变幻不定,内心剧烈挣扎。他既惧李密眼下兵锋之盛,可是,他又实在看不清这天下的走向。

    刘玄意察言观色,又给了他一句棒喝:“不瞒公说,仆来将军处前,先已谒见过周文举。将军可知,周文举已降汉王矣。”

    李公逸变色吃惊:“此话当真?”

    “这岂能有假?公若不信,韦城离雍丘不远,遣人往去一问,不就知真假了么?”

    周文举之降从李善道,乍一听,的确令人吃惊,可实际上,转念思之,也不足为奇。毕竟周文举的地盘相对尴尬,处在东郡界内,东郡今既已为李善道得之,他不降李善道又怎么办?——和孟海公相同,宇文化及兵到河北,入进东郡后,周文举也是先降了宇文化及。

    刘玄意知火候已到,语气放缓,继又说道:“李公,汉王仁德,深知公处境为难,念及昔日情分,不要求公即刻上表归顺。汉王殿下不日将还故乡卫南,顺道巡视东郡。届时,殿下将於白马暂驻。公若尚有疑虑,不妨到时可往白马,亲谒殿下,再做定夺。”

    “汉王要还东郡?”李公逸无意识似地重复说道。

    说降这种事,其实就是心理战,讲究一个干脆利索,太过拖沓,反而可能出现不好效果。刘玄意既知火候已到,便不多停留,即就起身告辞,仍是叉手为礼,说道:“李公,仆言尽於此。‘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盼公早作决断,方为明智之举。仆先行一步,静候佳音。”

    李公逸倒没有料到,他来去匆匆,留他,肯定不合适,便起身相送。

    送至府门口,寒风卷着凉意扑面。

    刘玄意仰脸望了下阴沉的天空,说道:“要下雨了。”脚步微顿,压低了声音,与李公逸说道,“李公,还有一事,玄意本不当言,然念及故交,不得不提。”

    “何事?”

    刘玄意说道:“当日擒获冯慈明,将之献给李密者,可是将军?”

    如前所述,冯慈明为隋江都太守,去年时,他因谏言杨广,为杨广所恶之故,被杨广派出到河南,召集兵马,援救洛阳,但被李公逸的部曲擒获。李公逸随之,将他献给了李密。

    李公逸不知他因何问及此事,说道:“怎么了?”

    “李密将他释之,然旋被翟公杀於辕门。此事果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