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李药师良策骄敌(2 / 4)

加入书签

到金环,当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代表了他愿回归关中,辅佐新朝。且则,这金环是他随身所佩之物,寄出此环,亦足能显出他对李渊的诚意与归附新朝的决心。

    且不必多说。

    只说,召回了唐奉义等人后,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与诸臣细细计议,商量到夜深,大致议出了个进战的章程。次日,扩大了军议的范围,召集了更多的文武重臣参加,接着再议,又议了大半天,终於敲定了此次与李善道部决战的具体作战部署。遂两天后,诸部依令开始行动。

    ……

    宇文化及部的异动,很快就被李善道察觉。

    却在宇文化及诸部周边,李善道早布下了众多的斥候,凡有风吹草动,他第一时间就能知悉。

    魏征、屈突通、李靖、窦建德等文武诸臣,络绎到至议事帐。李善道立在沙盘边,已是俯瞰沙盘多时。见诸人到齐,他没有废话,扬起直鞭,点了点西边、东边,说道:“军报,宇文化及分兵一部,约万余人,南下向西,渡淇水,向朝歌城而进;其在东郡之驻兵,亦约万余,进至到了卫县的黄河对岸渡口。至於其主力所部,虽大都仍暂驻扎原地,然也已有先锋一部,约万余人,向南挺进,向我清淇而来。……诸位,我瞧宇文化及这架势,他是要与我军决战!”

    隋承北朝,百余年战乱,许多郡县旋置旋废,入隋以后,杨坚、杨广两朝又先后经历过两次大的地方建制更改,不少的旧郡、旧县或被废并,或被改名。清淇、朝歌就是其中之二。这两个地方,原先皆是县。大业二年,两县皆被废,改置卫县,两县之地,都被并入了卫县。

    但县虽被废,县城犹存。

    清淇此城,地理位置不错,位处北边的卫县县城、南边的汲县县城之间,西邻永济渠,北距黎阳县城不到百里,之间隔着童山、大伾山等十余里山区,依山旁水,既利於守,也利於进。

    因此,李善道选择的主力驻兵之地,就在清淇城。

    朝歌城,便是商朝后期时的都城朝歌,位置在清淇城的西边,两城只隔了一条淇水,约三四十里地之远。朝歌城中,现也有李善道部的部曲驻扎,为王须达所部。

    宇文化及部,分兵一部,西向朝歌;黄河东岸的东郡所部,亦同步推进,逼向卫县的黄河渡口;同时主力又出营南下,意图已是相当明了,这分明是欲三路并进,夹击清淇。

    魏征都皆聚在了沙盘边上。

    屈突通以为然,猜测说道:“大王,近日数道军报,俱报称宇文化及诸营内则谣言四起,军心纷乱,外则粮道为我军截击,补给难继,臣若所料不差,宇文化及此必是因黎阳难下,内外交困,故急於求战,其此举实为困兽之斗,欲以决战,以求生机罢了!”

    “公此判断,正与我同。不过,药师的疲敌、攻心之策,才实施未久,效果尚未尽显。宇文化及部当下,尽管如公所言,‘内外交困’,但‘困’的,怕还不够!其主力现还没动,而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