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西南定策悦将军(3 / 4)
大河为阻,不好打吧?”
“正好相反。长史,渑池,我有八分把握,一战可下,且用兵不须太多。”
郭孝恪问道:“将军为何有此把握?”
“魏公统数十万众,现与王世充等隋兵对峙於洛水,渑池等地现正空虚,而且定然料不到当此魏公与王世充等部对峙之际,我军忽从河内而往取之。则我急袭而至,不易取乎?”
渑池,在洛阳的西边,与洛阳接壤。
等於是说,渑池位处在李密与王世充等隋兵会战的大后方。
确是如李善道所言,如果这个时候,李善道军突然奔袭而至,将之一举攻克的把握的确很大。
郭孝恪思考了会儿,李善道瞧其神态,已有意动之状。
李善道便没有急着再说,容他看着地图寻思,自回主位坐下,一面关注他的神态变化,一边慢慢饮茶。等了多时,郭孝恪转过脸来,说出了李善道等他说的话:“将军‘与其锦上添花,不若急魏公之急’此语,说得好!若渑池果能一战克取,确乎是渡河南下,不如兵向西南!”
“哦?”
郭孝恪还想到了“兵向西南”的另一个好处,说道:“将军,如能得将渑池攻取,以仆拙见,却不止是可以接着用兵弘农,以遏李渊将来之出关中,对魏公与王世充等的对峙,也有好处。”
李善道故意问道:“长史之意是?”
郭孝恪说道:“渑池在洛阳之西,此县为我得后,再分兵南略宜阳、熊耳等地,对洛阳之西面,就能形成包围之势。洛阳城中必会因此震动。则东线之王世充等部,又怎能还安於与魏公对峙?势必会分兵还洛阳。这对魏公,不也是大有好处的么?”
“长史此是赞成我军不必渡河南下,而可用兵渑池、弘农了么?”
郭孝恪说道:“如果像将军说的,有把握兵马不须太多,即能攻下渑池,……将军,改以用兵渑池、弘农,却还有个好处,即是刘仪同那边的‘增兵’之请,将军亦能答应他了!我军可先占下渑池,以为据点,等刘仪同打下襄国、赵郡后,再谋划进兵弘农。”
李善道大喜,起身到其边,握住了郭孝恪的手,说道:“长史!我有一心腹之言,愿述长史。”
“将军请说。”
李善道说道:“我与长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两人相对一笑。
郭孝恪在李善道是类似监军的身份,固然不需要他的同意,李善道也可以不去帮李密,自分兵去援刘黑闼和用兵渑池,可如果不把郭孝恪说服,那郭孝恪肯定是会向李密告状的。
而又因此一旦惹恼了李密,对李善道显然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