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转取河阳得城降(3 / 5)

加入书签

人相对而笑。

    黄君汉将金豆收回,摸着胡须,沉吟了下,问道:“二郎,河阳一下,河内城应就好打多了,就算其仍不肯降,再攻上几阵,当也就能攻下来了。河内陷后,未知二郎下步是何用兵之意?”

    “河内郡西的济源、王屋两县,北控轵口陉,由此北上,可北入长平、上党、太原等河东诸郡;过此两县向西,则通绛郡、河东郡;自此两县渡河,西南而行,过渑池,即弘农、上洛郡,可直扣长安。……黄老兄,我打河内前,在给魏公的上书中,已向魏公分析了济源、王屋两县的重要性。打下河内县城以后,下一步自是西进,趁胜再进,一鼓作气,取下此两县。”

    如前所述,河内东接河北、南向洛阳、北通河东、西近关中。

    东、南两面不说。

    “北通河东、西近关中”,只就这两面来说,关键之重点便是都落在济源、王屋两县。

    “北通河东”的轵口陉在济源境内。

    郡之最东边的王屋县,西与河东的绛郡接壤,由此亦可进入河东。

    而从王屋、济源渡河南下,正对着的是洛阳,西南方向则便是弘农、上洛两郡。上洛郡的郡治上洛,即后世之商县,直线距离长安,不过就是二三百里地远近了。

    李善道为何在打魏郡时,本来计划的是接着打武安,但很快改变计划,决定了武安、河内一起打,并且河内还是他亲自带主力来打?所为者,还不就是因为听闻到李渊将入关中,——现在李渊已不是“将入”,而是“已入”了,所以,他才急切地想要先把河内占住。

    换言之,他打河内的主要目标,不是在给李密的上书中,提及到的“打下河内后,就可对洛阳、王世充等部隋兵形成夹击之势”,而实际上,是在为下步威胁太原、威胁关中做准备!

    也就是说,他这次打河内,河内东部、中部、南部的县,某种程度上讲,捎带着打的而已,济源、王屋两县,才乃是他真正想要、也是他一定要得到的地方。

    那么,打完河内县以后,下一步的用兵目标,当然就不用多说了,自是顺势而取济源、王屋。

    黄君汉对此,亦是了然,点了点点头,说道:“河内城只要攻下,济源、王屋两县,偏蹙於郡之一角,取之势将不难,趁势将此两县亦取,此固然之事。

    “二郎,俺想问你的是,俺与刘将军这回北上河内时,魏公嘱令过俺两人,他说,河内如能顺利得取,俺与刘将军最好就不要在河内多留,应是尽快与你联兵渡河南下,以夹击王世充等部隋兵。这两天,因河内城未下,这个事儿,俺与刘将军就还没问你。而下既已增兵去取河阳,河内城想来不日即可下也,俺便想起了魏公此令,因来问一问你。”

    “原来如此。”李善道摸了摸短髭,笑着说道,“本来今攻河内,最重要的目的,为的就是夹击王世充等部隋兵。君汉兄,你就放心吧,魏公的军令,我等理当严从。且待打下河内,再取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