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2 / 6)
郡的中心位置,亦是在漳水、洹水间。安阳的县城处在洹水的南岸,其城紧邻洹水。
临水县南下,对应着的是灵泉县。灵泉县又名零泉,其地本邺县地。距今三四十年前,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攻灭了北齐,打下了邺县,邺县是北齐的国都,为加强对其的控制,分析其地,置了些新的郡县,灵泉是其一。此县的县城也在洹水的南岸,距安阳县城四五十里远。
安阳与灵泉县之间,本还有个县,名为相县,是杨坚在开皇十年时所置,到杨广继位后,在杨广重新搞起的州县改革中,於大业三年,相县被废,其地重被划还安阳。
灵泉县向西,与林虑县接壤,两座县城相距将近百里。
林虑即后世的安阳林州,李善道所来的那个时空中,大大有名的红旗渠就建在这里。这一带因挨着太行山,故多山,是山区地带,境内十之八九的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王德仁及其部所盘踞的林虑山,便是在此县。“林虑山”,泛义来讲,也不单指一座山,林虑县的所有山地,都可称为“林虑山”。也正是因了林虑多山,王德仁才能在此盘踞这么多年,魏郡的郡兵一直拿他没办法,而且他还借此得以了不断的发展,直到於今已拥众数万之多。
林虑往南,原本还有个县,名临淇,但和相县相同,现也已被杨广在大业初年的州改郡中被废掉了,和另外的一个旧县淇阳县同被并还林虑。不过临淇、淇阳的旧县城都还存在,两座旧县城皆处在淇水北岸,临淇的旧县城基本对着林虑县城,其西十几里外是淇阳的旧县城。
……
李善道说道:“是,也不是。”
王君廓不解其意,问道:“将军,何为‘是也不是’?”
“也罢,干脆我先与公等说说我就这次攻取魏郡此战的考虑罢。”李善道起身,到堂中的沙盘边上,拿起直鞭,点了下洹水南岸的安阳县城,又点了下安阳县城东北边,位在漳水、洹水两水之间的临漳县城,说道,“根据先前遣到魏郡的斥候的打探,魏郡的郡兵主力现主要集中在安阳和临漳两县。也就是说,此回攻魏,这两个县,将会是我军的重点进攻方向。”
魏征跟着李善道,也来到了沙盘边上。
他补充地向诸人介绍说道:“魏郡的守御兵马,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郡兵,一个是各县的县兵,再又一个,就是各县豪强的宗兵、乡兵等。
“宗兵、乡兵这块儿,因王德仁部经常出山,四下掳掠之故,只论总数的话,其数不少,合拢得有上万了。但彼等散布在魏郡各县的各乡,甚是分散,没有统一的指挥,因此无须多提。
“县兵这块儿,各县的县兵兵数基本相当,都在数百到千余间。郡兵这块儿,魏郡近期以来,特别是在我军攻下清河郡后,招募了不少新兵,根据探查,魏郡郡兵总数,现约有七八千众。这七八千众的郡兵,多半驻在安阳,余下之主力,约两千左右,则便是驻在临漳。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