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振袖警言触众心(3 / 5)

加入书签

县为法曹参军,见武城令、丞还站着,没坐下,就再说了遍,请他俩坐回。

    等他俩这才恭恭敬敬地坐下,李善道摸着短髭,沉吟了片刻,想了想自己刚才说到哪里了,继续刚才的话头,说道:“魏公对二位的正式任命,不日应该就能下到。武城县的政务,就依然由二位料理。在漳南时,我下到各乡,巡视了一下,贵郡上则昏主无道,横征暴敛,下则饱受贼害,确实凋敝,很多百姓不是饭都吃不上,而是饿得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小孩饿的哇哇地哭,委实令人心酸心痛!漳南如此,武城是不是也这样?我已传令黎阳,命调粮食,运来贵郡。等粮运到,会分给你县一些,到时,赈粮贫乏此务,你二位务必要办理好了。”

    武城令、丞赶忙又起身来,奉承的话不要钱似的使出来,吹捧李善道仁义爱民。

    李善道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俩坐下,看视众人,说道:“不过,调粮的令,我虽已下,赈粮与民,只能救一时之急,非是长久之计。欲待久安贵郡,令百姓能重安乐业,最要紧的,却是须得尽快将清河县城拿下。杨得道、杨善会现犹盘踞清河县城,此城不拔,民不就不得安生!诸位,你们或是本郡之吏,或是本郡之民,对这杨得道、杨善会当是熟悉的吧?”

    武城令答道:“禀明将军,下吏与杨得道、杨善会见得不多,然鄙县时有军政文书与郡府来往,对他两人,下吏与李丞算是熟悉。”

    崔义玄等亦道:“见之不多,然二杨之其人其能,颇有闻知。”

    “把你们知道的,都与我来说说吧。”李善道拂袖,手放在膝上,做出了倾耳聆听的样子。

    杜正伦提起笔,准备记录。

    武城令是本县的长吏,与杨得道、杨善会打的交道也最多,自是他先说。

    他略想了一想,措了下辞,便就分毫无隐,把自己所知的杨得道、杨善会的一应情报,尽数详细道出,包括他两人的籍贯、年岁、仕官经历,还有杨善会此前剿贼的故事,等等。

    只他一人,就说了半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善会是个劲敌,对这样强劲的对手,在与他开战之前,自然是需要对他有足够的了解。对杨善会的了解,李善道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着手做的,在从乐寿返程,重入清河郡境的路上,他已经就开始做这件事了。

    关於杨善会的情况,李善道已了解到了不少。

    武城令所说的这些,大部分他都已知,但也有一些,他是初次听闻。

    其中有三件事,引起了李善道的注意。

    一件是,杨义臣剿灭张金称前,是段达来打的张金称,杨善会献计与之,段达不用,结果大败,后来段达就悉用杨善会之计,或进或战,全听杨善会的意见,遂转败为胜,打了大胜仗。

    一件是,张金称也曾掠过黎阳,他和孙宣雅、高士达等联兵数十万,攻下了黎阳县城,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