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杨义臣功高引忌(2 / 4)

加入书签

居人下者,於是默不作响的,给杜伏威来了一手突然袭击,他突然发动兵变,试图吞掉杜伏威的部曲、地盘!

    要非义子王雄诞舍命相救,杜伏威还真就死在了这场兵乱中。

    海陵等地,遂被李子通占据。

    祸不单行,被李子通背刺之后,隋军闻讯,又趁机来袭杜伏威。杜伏威时伤势未愈,不能指挥部队,被隋军给击败了,又是靠着王雄诞拼死断后,以及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傅氏的背负,——傅氏虽为妇人,勇而多力,在危急的关头,她背上了杜伏威,杜伏威才得以逃出了生天。

    接连两次兵败,杜伏威的部曲损失惨重,然杜伏威勇而有略,他的副手辅公祏亦有勇略,经过半年的游击、恢复,他重新得拥了部曲数万,并且打下了六合县,作为了他新的地盘。

    只不过,自此以后,杜伏威与李子通算是结下深仇大恨了。

    杜伏威、李子通这两部义军之外,在江都的东北边,淮北地区,眼下另还有一部义军,即是李子通所脱离的左才相部。

    现今,江淮之间,最大的三部义军,就是这三部义军了。

    杜伏威、李子通两部,分在江都城的西、东近处;林士弘、左才相两部义军,分在江都城的西南、东北两方,这四部义军对江都城等若是形成了一个隐隐的包围圈,——唯是可惜的是,这四部义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且彼此间,如杜伏威、李子通间,李子通、左才相间,还各存在着矛盾。要非如此,如果这四部义军共为一部,江都城而今只怕已是岌岌可危。

    ……

    南边传来的消息是林士弘等部义军的消息,从西北边也传来了别的义军的消息。

    西北边传来的消息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关於房彦藻等提到过的清河义军的首领张金称,於日前兵败身死的消息。

    张金称与郝孝德、孙宣雅、高士达、杨公卿等各部义军,共同活跃在河北地区,屠陷郡县,无人可制。只有虎贲中郎将王辩和出自弘农杨氏的清河郡丞杨善会数有功,杨善会前后与各部义军,特别张金称部大小战斗,计达七百余战,未尝负败。此人在清河郡的地位,与张须陀战败身死在河南道诸郡、在齐郡的地位基本相当。然奈於兵马人数的不足,杨善会虽屡战屡胜,多是小胜,非是关键性的战役胜利,故而张金称一直以来,在清河等郡仍是肆虐不已。

    杨广遂乃在两三月前,诏令太仆卿杨义臣往讨张金称。

    ——杨义臣是鲜卑人,本姓尉迟,其父尉迟崇,是杨坚称帝前的老朋友,杨义臣从小是在宫中长大的,后来杨坚乃赐其杨姓,把他编入进了皇家宗室的谱牒,认他做了堂孙。

    且不必多说。

    只说杨义臣统兵到后,深沟壁垒,连着一个多月,不与张金称战,张金称以为怯,屡逼其营詈辱之。杨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