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吴道行夜袭夺陉(1 / 4)

加入书签

却罗艺、高曦等部北上以后,李善道并未就留在贵乡,而是依照此前已定的“三日后开拔”

的方略,於高曦、刘兰成、程咬金部出兵后之次日,亦点起集合完毕的诸军兵马,拔营南下。

本计划是率五万步骑南下,经河内,入河东。

然因高曦献策,临时改变了进战方略,从入援河东,改为了“主力入河东,偏师先灭刘武周”

,而高曦等部万余兵马改为北上,故李善道所率之南下步骑,也就有所减少,减至了四万余众。

——却虽接受了高曦所献之策,但入援河东的计划,肯定不会改变。

因为即便高曦等顺利地消灭了刘武周,李世民如若率唐军主力进入河东,只靠高曦、刘黑闼等,显然不足以应对,仍是得李善道亲自率精锐主力到河东接战。

只不过,已然出贵乡两日,沿永济渠,四万余大军,并及前期调集的数千民夫,合计五万余人,浩荡前行,眼看就要入进河内郡界了,却密切关注关中李唐最新动态的李善道,竟是还未接到李世民兵出长安,开向河东的情报,——只是有约数千的唐军进至到了蒲坂对岸。

这倒是让李善道,不禁心中犯起了疑惑。

“日前河东、陕虢军报,一道接着一道,俱言伪唐各路兵马集合已毕,输粮之道络绎不绝,可能很快就要进犯河东、陕虢,却怎拖延至今,我军已出,犹不闻伪唐主力出?”

随行在李善道马侧的屈突通亦是满腹疑云,张眺着前边,离河内郡北界只剩半日路程,他纳闷说道。

李善道眼往前望。

四月底的天气,如似玉带的永济渠上,数百条大小船只,在碧波中尾相衔,帆影如织,满载军粮与甲械。

道旁的柳树垂丝如瀑,碧绦轻拂,榆槐新叶间簇簇雀飞,草如绿毯,各色野花点缀。

田垄间青禾已长,因汉军军纪严明,不得扰民,却农人并不甚害怕,胆大的兀自留在野间,举头望着浩大的王师路过。

远处村落,偶闻犬吠,很快被行军的脚步声淹没。

不辞艰险,历经征战,所为者何?

可不就是为了眼前此景!

为了天下百姓,能够脱离战乱,各安其居,民得其业,再得安宁!

“也许是关中有变,其伪朝中生了变动?”

李善道就此疑,已是琢磨了两日,思来想去,别无其它可能,只能是李唐的内部出现了变故。

此前就有得报,援救李元吉、收复太原、歼灭薛仁杲,李世民一再立下大功,伪唐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兄弟之间权争渐起。

当此之际,伪唐明明已做好了趁李善道才打过一场大战、又是刚刚称帝的机会,夺回河东的准备,而却突然耽搁下来,最大的可能,恐即是因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争,已至剑拔弩张之境。

“若果真如此,则伪唐自乱阵脚,实乃天助我也!”

屈突通说道,“如是我王师已到河东,伪唐犹未出兵,陛下,臣以为,我王师便不妨可径攻太原!

太原既下,刘武周灭之必矣。

至时,河东全境将为陛下所得。

伪唐困蹙关中,我王师数路并攻,天下大势可以定也!”

李唐最让人李善道忌惮的,无非李世民一人。

但如果按屈突通所说,果是得了河东全境,则便李世民再是用兵如神,困於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他,则便李世民,也不甚为虑了。

不过得了河东之后,固然李世民已不甚为虑,却就又多了另一个需虑之处,即突厥的反应。

河东得了后,就不再仅是河北北部与突厥接壤,河东北部也将与突厥接壤。

——并且,若论以突厥的威胁,其对河东北部的威胁实际上更大。

河北北部有燕山山脉作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