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老公(3 / 5)

加入书签

不熟他就真的……啧,我不知道怎么骂他才好,就是一个大笨猪。”

    郁如点点头,在手机输入:那他又说了什么?

    “他一开始什么都没说。”连世堪又笑了,“他有的时候还挺搞笑的,冷幽默,他看我生气了直接跪在我面前。哎呀,那个场面真是吓死我了,怎么说跪就跪,我真的毫无防备。他跪下来就一直跟我道歉,说他虽然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来找我,但我要是嫁给了他绝对会对我好好负责。然后呢,他一开始是为了完成爸妈的任务才有意识地找我,后来就真的喜欢我了。他说他不喜欢他爸妈说的强势结实的女人,也不喜欢小鸟依人的女人,他什么女人都不喜欢,就喜欢我。”

    后面的话让连世堪罕见地露出了些许羞涩,她一只手捂住自己下巴,看向郁如问,“你看,有何评价?”

    ……………………我是分割线………………

    上一章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川剧介绍:

    川剧,俗称川戏,古称蜀戏。

    清乾隆年间,四川各地流入外省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它们逐步与四川的语言及民间音乐相融合,日久慢慢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其使用的乐器多达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小锣(兼铰子)、大钹,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

    它的拿手绝活,远不止我们日常见到的变脸,还有顶灯、吐火……

    早在唐代,蜀戏的影响力就极大,有着“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唐代的成都成为全国戏剧中心,五代十国的前后蜀国,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也是唐朝蜀戏的延续。

    关于川剧的具体起源时间,目前不详,仍有诸多歧义,不过形成成熟于清代这一点,是达成了共识的。

    棒子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安排人来我们这里纠缠我们的川剧大师,窃取我们川剧变脸的核心机密。

    学会之后,他们将川剧变脸带回国,改动面具,对音乐也稍作改动,然后改了个名字,变成他们的假面舞。目前,他们的假面舞已经申遗成功。

    他们坚持声称假面舞与我国毫无关系,是他们自己的han国文化,源头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古朝鲜。

    (棒子真的没脸,两百年前还没进化吧?还一千年。有文化吗?文明都没有还文化。一群听不懂人话不干人事的小畜生,现在还没发展出人的智脑呢,建议先学做人再学知识。)

    事实上,他们的假面舞偷的不仅是我们的川剧变脸,还偷了我们的舞狮和傩戏,多种中国文化糅杂在一起,变成了他们的假面舞。

    我国曾经也因为融入外来文明产生了很多优秀灿烂的文化。文化交流其实没有错,有时候两种不一样的东西碰撞在一起能产生奇特的精彩。

    但交流的前提是互相承认和尊重,我们跟人文化交流是带有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