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3yq.org(2 / 2)

加入书签

出头的机会?好好想想吧,老头。

虽然言语直白,但对于一个渴望凭借女儿,在宫内立足进而光耀门楣的小官来说,这肯定比直接塞进某个宠妃宫里,要稳妥多了。

小太监头垂得更低,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便迅速离开了。

明殊回到队伍中,脸上依旧是那副温顺的,略带疲惫的神情,和一般的宫女别无二样。

无人知晓,一枚可能改变她命运的棋子,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棋子,已经落下。

……

几乎就在口信递出的同时,紫禁城的另一处,景阳宫那里,也确实遇上了点小麻烦。

康熙爷重视文教,近年来愈发频繁地查阅古籍,下令系统整理景阳宫御书房藏书,为编纂大型类书做准备。

翰林院的学士们需要大量查阅典籍,但许多珍本、孤本需要小心取放、登记造册、防潮防蛀。

光靠那些不识字的粗使太监和少数几个识字也有限的太监,实在效率低下,且极易出错,损毁珍贵书籍。

负责此事的翰林官不胜其烦,再次向内务府提出,希望能派几个略通文墨、细心沉稳之人专司书库整理。

但内务府的官员也正为此事挠头。

满族家的女孩,本就不怎么识字,有文化的宫女本就是稀缺资源。何况是要性子沉静、耐得住书库寂寞的,一时间哪里去寻合适的人选?

难不成再紧急训练出一批识字的太监?如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恰在此时,宋大丫的父亲宋主事的打点,正通过了中间人,恰到好处地递到了内务府相关官员的案头。

官员一看:储秀宫正在培训的秀女,姓宋,父亲是内务府下属的一个小主事,家世清白;更重要的是,递上来的消息说此女 “通文墨,性沉静”。

这简直是困倦时有人递来了枕头,一个现成的,看似完全符合景阳宫要求的人选,就这么水灵灵送上了门。

虽然其父或许有些私心,但举荐的理由正大光明,且解决了实际的麻烦。

于是,在内务府官员的顺水推舟下,芳姑姑那边很快得到了通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