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尘封的线索与吴教授的踪迹(2 / 3)
就是刘管理员。
我走过去,礼貌地打招呼:“刘老师您好,我是考古系的学生,想向您打听点事。”
老头抬起头,从老花镜上方打量我,声音沙哑:“什么事?”
“我想了解一下很多年前历史系吴守仁教授捐赠民俗资料的事情,您还有印象吗?”
听到“吴守仁”
三个字,刘管理员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放下报纸,慢悠悠地说:“吴教授啊……多少年没人提起了。
你打听他干嘛?”
我只好又把那个蹩脚的民间社团研究民俗的理由说了一遍。
刘管理员盯着我看了几秒,似乎想从我脸上看出点什么,最后叹了口气:“吴教授是个有本事的人,就是……性子孤了点。
他捐的东西,大部分都在档案馆躺着呢,没什么人看。
不过……”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像是怕人听见:“他当时捐的时候,好像私下里跟当时的系主任提过一嘴,说有些东西……‘不干净’,或者‘看不懂’,就没往外拿,自己留着了。
后来他退休搬走了,那些东西也不知道去哪了。”
不干净?看不懂?自己留着了?我心脏猛地一跳!
这几乎证实了我的猜测!
吴教授手里肯定有“好东西”
!
那个黑胖子很可能就在其中!
“那您知道吴教授退休后搬到哪里去了吗?或者有没有他家的联系方式?”
我急切地问。
刘管理员摇摇头:“这我可不知道。
都过去二十多年了,人还在不在都两说。
他当时好像搬去城西老城区那边了,具体地址没人清楚。
他跟系里联系也少。”
城西老城区?范围还是太大了。
线索似乎又断了。
我有些失望地谢过刘管理员,离开了资料室。
虽然没拿到具体地址,但至少确认了吴教授确实可能持有特殊物品,而且就在城西。
这总算是个方向。
晚上,我把调查结果告诉了陈骏。
陈骏听完,沉思良久:“吴守仁……痴迷玄学,私藏特殊物品。
这听起来不像是个普通的学者。
他捐赠的资料里突然出现蕴含佛门灵辉的手稿,他私藏的物品中可能还有类似的黑盘……这些线索之间,恐怕有我们不知道的关联。”
他看向我:“你的感应大概率没错。
这个吴教授,很可能也是当年知情者之一,甚至可能和镇岳寺、慧觉居士有些渊源。
找到他,或者找到他留下的东西,或许能解开部分谜团。”
“可是人海茫茫,怎么找?”
我愁道。
“等。”
陈骏吐出两个字,“既然线索指向城西老城区,我会动用一些关系,悄悄查访一下。
但需要时间。
在此期间,你继续你的学业和修炼,保持警惕。
我有预感,随着那手稿的‘苏醒’,相关的暗流会逐渐浮现出来。
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并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我按捺住焦躁的心情,继续过着看似普通的学生生活。
上课,看书,修炼。
偶尔和苏婉清聊聊学业,绝口不再提吴教授的事。
但暗地里,我时刻关注着任何可能与“吴守仁”
、“民俗器物”
、“城西老城区”
相关的信息。
一周后,一个周六的早晨,我习惯性地翻看本地新闻手机推送,一条不起眼的简讯引起了我的注意:
《城西棚户区改造启动,百年老宅现大量民俗器物》
新闻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