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齐亡梁立(1 / 5)

加入书签

南齐朝堂本就混乱不堪,幸得萧懿扶大厦于将倾,当年平定崔慧景之乱,让南齐才暂得喘息。

后来论功行赏时,萧宝卷将他留在都城,破格提拔为尚书令,让他总揽朝政,一时之间,萧懿成了朝中唯一能稳住局面的支柱。

可这份倚重,没持续多久就引来了灾祸。

萧懿的弟弟萧衍时任雍州刺史,早看透萧宝卷的昏庸,曾暗中派人劝说萧懿:“如今主上荒淫无道,社稷危在旦夕,兄长手握大权,不如趁机废了他,另立新君,方能保南齐安稳。”

可萧懿生性忠直,始终念着君臣名分,断然拒绝了弟弟的提议。

他的刚正与威望,却成了宠臣们的眼中钉。

茹法珍、王之等人本就靠着谄媚掌权,见萧懿处处制衡他们,生怕他日后会清算自己,便开始在萧宝卷耳边不断进谗言。

一日,几人又凑到萧宝卷面前,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陛下,萧懿如今权倾朝野,私下里正密谋废黜您另立他人,再不下手,您的性命恐怕就难保了!”

萧宝卷本就昏聩多疑,听了这话竟连查证都懒得做,当即下令让茹法珍去诛杀萧懿。

消息很快传到萧懿的幕僚徐曜甫耳中,他急得团团转,连忙找到萧懿,劝道:“大人,如今形势危急,您快逃往襄阳,留得性命才能再做打算啊!”

萧懿却神色坦然,望着窗外叹道:“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

我身为尚书令,受朝廷重任,岂能因一己安危就叛逃?”

说罢,便挥手让徐曜甫退下,依旧像往常一样处理政务。

茹法珍怕夜长梦多,当天就带着诏书,直奔萧懿所在的尚书省。

见到萧懿,他也不废话,直接宣读了赐死的圣旨。

萧懿接过毒酒,脸上没有丝毫留恋,只是对着传旨的宦官轻声叹息:“我死不足惜,只是我弟弟萧衍在雍州,他若知道我蒙冤而死,恐怕会为朝廷带来忧患啊。”

话音落下,他仰头将毒酒一饮而尽,当场自尽。

一代忠良,就这样死于昏君宠臣之手,而他临终前的担忧,很快就成了南齐覆灭的开端。

茹法珍除掉萧懿前,顾忌他弟弟萧衍手握雍州兵权,是个隐患。

为永绝后患,他暗中派直后将军郑植前往雍州,伺机刺杀萧衍。

可谁料郑植到了雍州,见萧衍治军严明、深得民心,竟动了恻隐之心,非但没动手,反而将朝廷的密令和盘托出,把茹法珍的毒计全告诉了萧衍。

没过多久,萧懿被赐死的噩耗就传到了雍州。

萧衍得知兄长蒙冤而死,当即面朝建康方向跪倒,痛哭不止,泪水浸透了衣襟。

哭罢,他眼中的悲戚化作刺骨的寒意,萧宝卷昏庸至此,南齐已无药可救。

当天夜里,他便召集张弘策、吕僧珍等心腹幕僚,在府中密议,决定起兵东征,直捣建康,废黜萧宝卷,为兄报仇,也为天下除害。

此时,荆州刺史萧颖胄也看出南齐气数将尽,打算拥立年仅十三岁的南康王萧宝融为主,效仿“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旧例。

他一边在荆州点将调兵,整顿军备,一边派人给萧衍送去密信,约定来年二月,两人同时出兵,会师建康。

可萧衍早有夺取帝位的野心,怎甘心屈居人下,做萧颖胄的“盟友”

?他接到信后,根本没跟萧颖胄商量,当即决定提前起兵,既然要争天下,便不能落于人后。

没过几日,萧衍便在雍州竖起反旗,率领大军东进,一路上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沿途州县的官员要么开城归降,要么望风而逃,大军推进得异常顺利。

萧颖胄在荆州得知萧衍抢先出兵,又惊又怒,生怕功劳被抢。

他也不再犹豫,立刻在江陵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