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权斗激化(2 / 5)

加入书签

生入死的老兵哭红了眼:“将军为陛下流过血、挡过箭,陛下怎能如此待他?这闽国的江山,还有我们守护的必要吗?”

吴英与王仁达一死,闽国的文武骨架几乎被抽去了大半。

王延钧瘫在病榻上,连抬手批阅奏折的力气都没有,索性将朝政尽数交给长子王继鹏。

一时间,王继鹏权倾朝野,出入宫闱的仪仗堪比皇帝。

他的府邸前每日车水马龙,求见的官员能从街头排到巷尾,送礼的队伍更是络绎不绝,金银珠宝、奇珍异宝堆得像小山。

王继鹏得势,最风光的莫过于李春燕。

她虽无名分,却手握实权,王继鹏处理政务时,常会让她在一旁参谋,连官员的任免,都要听她几分意见。

她的东华宫成了新的权力中心。

那些巴结不上王继鹏的官员,纷纷转投她门下,送礼的、献殷勤的络绎不绝。

李春燕对这些奉承不置可否,她心里清楚,这些人敬的不是她李春燕,是她身后的王继鹏。

可即便如此,这种被人捧着、被人敬畏的感觉,还是让她忘了当初在深宫里的孤寂。

最会钻营的当属皇城使李仿。

此人本与李春燕毫无瓜葛,只因同姓“李”

,便硬扯着认了兄妹。

靠着这层关系,李仿很快成了王继鹏的亲信。

他仗着皇子撑腰,在朝中作威作福,官员们稍有不从,便被他罗织罪名打压;地方官进贡的珍宝,他要先挑一遍,剩下的才敢送进宫中。

有次御史弹劾他贪赃枉法,列举了他克扣国库银钱的证据,结果第二天就被安了个“诽谤亲王”

的罪名,贬到了瘴气弥漫的漳州蛮荒之地,再也没了音讯。

“李大人如今可是殿下跟前的红人,连宰相都要让他三分呢。”

“嘘……小声点,被他听见,有你好果子吃!

上次张大人就是多说了一句,就被罢了官。”

朝臣们私下议论时,都得四处张望,生怕被李仿的人听见。

可李仿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越嚣张,尤其是对百工院使李可殷,更是没放在眼里。

李可殷是皇后陈金凤的情夫,仗着皇后的宠爱,在宫中也是横行无忌。

李仿早就看不惯他那副得意嘴脸,每次在宫中小路遇见,都会冷嘲热讽:“李院使真是好本事,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来,不知夜里睡得安稳吗?”

李可殷气得脸色铁青,手指着李仿的鼻子,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虽有皇后撑腰,可李仿背后是权倾朝野的王继鹏,真要闹起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他只能恨恨地甩袖离去,可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总会在暗处生根芽。

没过几日,李可殷找到了殿使陈匡胜。

陈匡胜与李仿素有嫌隙,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王延钧面前扳倒李仿和王继鹏。

深夜,王延钧的寝殿里烛火昏黄。

陈匡胜趴在床前,声音悲切得像要哭出来:“陛下,李仿与继鹏殿下往来过密,近日更是频繁调动禁军,将亲信安插进御林军,恐有不轨之心啊!”

帐内的王延钧昏昏沉沉,只是哼了一声,眼睛都没睁开。

他如今连清醒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哪还有精力管这些事。

李可殷赶紧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十足的冲击力:“陛下,臣还听闻,他们在王继鹏府中私藏龙袍,甚至偷偷打造了玉玺,要提前登基呢!”

这话像一根烧红的针,瞬间刺醒了王延钧的猜忌心。

他猛地睁开眼,眸子里闪过一丝厉色,他可以放权,可以容忍儿子专权,却绝不能容忍有人觊觎他的皇位,哪怕是亲生儿子。

“查……给朕查清楚……若属实,严惩不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