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征酿乱(2 / 5)

加入书签

他与高景山不敢多留,当即收拾行装,悻悻地返回金国复命。

燕京宫中,完颜亮听王全禀报完临安之行的经过,猛地一拍桌案,狞笑道:“赵构果然不肯割地!

好,太好了!

朕正愁找不到理由南征,他这是自寻死路!”

他站起身,走到殿内悬挂的金国疆域图前,手指顺着淮河一路划到江南。

“朕举兵灭宋,易如反掌!

待朕踏平临安,生擒赵构,大金国才算真正一统天下!”

一旁的佞臣敬嗣晖、李通等人见状,连忙上前附和:“陛下英明!

我大金兵力强盛,南宋不过是苟延残喘,只要陛下亲征,定能一举荡平江南!”

李通更是凑上前,谄媚道:“臣愿为陛下督造战船兵器,保证不误南征大事!”

完颜亮大喜,当即下诏:命李通负责在通州督造战船,征调全国工匠,限期一月完成;令各州府献出私马,凡隐匿不献者,以通敌论处;兵力不足,便强行征募旧辽之地的百姓从军,若有违抗,直接用鞭子抽打,逼迫他们入伍。

旨意一下,金国境内怨声载道。

旧辽百姓已经对金国的统治心存不满,如今又要被迫去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更是忍无可忍。

很快,辽人聚众数万,在西北起兵叛乱,攻占了数个县城,声势浩大。

完颜亮接到叛乱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命仆散忽土率领大军西征,平定叛乱。

仆散忽土是完颜亮弑君篡位的功臣,深受信任,此次西征,也算是委以重任。

可就在这时,宫中又出了变故,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早已病逝,嫡母徒单太后见完颜亮如此穷兵黩武,心中忧虑,屡次在宫中劝他:“国家世代居于上京,你非要迁都燕京,如今又要迁都汴京,还要兴兵南征,百姓早已疲惫不堪,再这么折腾下去,恐生变乱啊!”

完颜亮因辽人叛乱心烦,又听徒单太后屡次劝谏,心中愈不满,认为太后是在故意拆他的台,对太后的态度也渐渐冷淡。

仆散忽土西征前,按惯例入宫拜见徒单太后。

太后见了他,忍不住叹息道:“忽土啊,你随陛下多年,当知百姓疾苦。

如今辽人叛乱,已是警钟,可陛下仍执意南征,我实在担心,这江山会毁在他手中啊!”

仆散忽土心中也有同感,却不敢明说,只能劝慰道:“太后放心,臣定会尽快平定叛乱,陛下或许见叛乱已平,便会改变主意。”

说罢,便匆匆出宫,率军西征。

他却不知,这番对话,早已被一双耳朵听了去,此人便是徒单太后的侍婢高福娘。

高福娘生得妖娆妩媚,早已被完颜亮看中,暗中与他私通。

为了讨好完颜亮,太后的一言一行,她都会第一时间禀报给完颜亮。

当晚,高福娘便偷偷入宫,将太后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完颜亮。

完颜亮听完,勃然大怒,猛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这老奴!

老是在背后聒噪,想阻止朕?朕偏要迁都汴京,偏要伐宋!

谁也拦不住!”

次日一早,完颜亮便下诏:即刻迁都汴京,文武百官、后宫嫔妃及徒单太后等人,限三日内启程,逾期者以抗旨论处。

旨意一下,宫中一片混乱。

官员们忙着收拾家产,嫔妃们哭哭啼啼,可谁也不敢违抗。

徒单太后看着眼前的乱象,心中悲凉,却也只能登上马车,随大队人马前往汴京。

抵达汴京后,完颜亮将徒单太后安置在宁德宫,又特意召来高福娘,密嘱道:“此后宁德宫中,若太后再敢说半句违逆朕的话,你立刻禀报朕。

朕与她,势不两立!”

高福娘心中大喜,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