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灵涂炭(2 / 5)

加入书签

像刚剥壳的荔枝,脸上嵌着两个浅浅的梨涡,笑起来时纯真又娇憨。

杨广总爱把她抱在膝上,捏着她的下巴叫“宝儿”

,还让御膳房特意给她做甜腻的蜜糕,哪怕袁宝儿说过自己不爱吃甜,杨广也只当是“撒娇”

,依旧天天让人送来,只图看她皱着鼻子小口吃糕的模样。

还有那韩俊娥,最擅跳《霓裳羽衣舞》。

她身着绣着孔雀翎的舞衣,裙摆一旋,便能转出万千风情,腰间的银铃随着舞步叮当作响,配上她柔媚的眼神,总能把杨广的魂儿勾走。

每次宫中设宴,韩俊娥的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舞罢,杨广总会赏她一堆金玉饰,有时兴起,还会拉着她的手,亲自为她斟一杯酒。

至于雅娘、查娘、买娘那些美人,杨广连她们的姓氏都记不清。

西苑里的美女实在太多了,多到像园子里随处可见的花草,只要容貌俊媚、身材婀娜,能让他一时尽兴,便够了。

这些美人也摸清了杨广的性子,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争宠。

有的每日清晨就对着铜镜梳妆,描最精致的眉、涂最鲜艳的唇,只求能在杨广路过时,被他多看一眼;有的则托关系找门路,巴结着萧后的侍女,或是杨广身边的近侍,只求能借着宴饮的机会,凑到杨广身边递一杯酒、弹一曲琴;还有的干脆放下身段,主动在复道旁“偶遇”

,装作不小心撞进杨广怀里,只求能得一夜恩宠,哪怕这恩宠过后,可能再也得不到第二眼关注。

可杨广对此毫不在意。

他就像个贪嘴的孩子,见了新鲜的“玩意儿”

就想尝一口,尝过了便丢在一边,从不会留恋。

在他眼里,这些美人与显仁宫的金玉、西苑的亭台并无不同,不过是供他取乐的玩物罢了。

杨广自己沉溺在温柔乡中,便也懒得管旁人的礼法。

他觉得“君臣有别”

“男女授受不亲”

都是些束缚人的规矩,索性下了令:不管是王公大臣、妃嫔宫女,就连宫中的僧尼道士,都能召来一同宴饮,还美其名曰“四道场”

每次设宴,西苑的正殿里都乱成一团。

高祖杨坚的嫔御,竟能与王公大臣、侍从侍卫同坐一席,笑语盈盈;僧尼道士则与苑中的女官挤在一处,袈裟与宫装混杂;杨广自己则搂着萧后、朱贵儿等宠妃,坐在最上的席位上,看着眼前这荒诞的场面,竟觉得十分“自在”

渐渐地,这“四道场”

愈不成体统。

杨氏的宗室妇女,仗着几分姿色,公然留俊朗的侍卫在府中过夜;宫中的妃嫔公主,也与幸臣眉来眼去,暗通款曲;就连本该清净修行的女官尼姑,也与僧道勾搭成奸。

有人把这些事悄悄告诉杨广,他却满不在乎地挥挥手:“只要她们能让朕开心,别的事,朕不管。”

虽说日日纵淫,但杨广也有几分“雅兴”

他曾泛舟西苑五湖,看着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竟一时兴起作了《望江南》八阕,分别歌咏湖上的八景。

随后,他又命宫女们日夜练习演唱,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映湖,湖畔便响起一片娇脆的歌声,像黄莺百啭,悦耳动听。

有几个通音律、懂诗文的侍女,还特意给曲子加了抑扬顿挫的波折,更添了几分旖旎风情,把杨广的游兴勾得愈浓烈。

可这份“雅兴”

也没能持续多久。

大业六年,杨广在东都住了还不到一年,便又开始坐立难安。

显仁宫和西苑的草木都看腻了,那些假花假草、亭台楼阁,再也勾不起他的兴趣。

他忽然想起江都的美景,想起那株鲜丽无比的琼花,前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